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物理论文

基于物理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--以高中物理“力与运动”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核心概念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核心概念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核心概念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2-18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概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核心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建构主义学习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第16-18页
第3章 构建“力与运动”核心概念知识体系第18-21页
    3.1 核心概念“力与运动”的梳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运动学概念梳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力学概念梳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力与运动概念梳理第19页
    3.2 围绕核心概念“力与运动”的概念图第19-21页
第4章 学生“力与运动”前概念问卷调查第21-57页
    4.1 调查目的第21页
    4.2 调查内容第21页
    4.3 调查对象第21-22页
    4.4 调查方法与工具第22页
    4.5 调查设计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问卷设计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测试实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数据分析第24页
    4.6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运动学数据分析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牛顿第一定律数据分析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牛顿第二定律数据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牛顿第三定律数据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叠加原理数据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6 力的分类数据分析第46-57页
第5章 基于“力与运动”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第57-76页
    5.1 基于核心概念“力与运动”的摩擦力教学设计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摩擦力教学设计框架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学情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内容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新课教学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课堂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5.2 基于核心概念“力与运动”的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第64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框架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学情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内容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新课教学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课堂总结第69-70页
    5.3 基于核心概念“力与运动”的平抛运动教学设计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框架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学情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内容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新课教学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课堂总结第75-76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6-78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6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1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附录第83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
下一篇:组织支持与教师工作行为的关系: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