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问题提出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内外“学困生”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外“问题解决能力”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7-19页 |
2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| 第19-24页 |
2.1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1页 |
2.1.1 化学学困生 | 第19页 |
2.1.2 问题解决能力 | 第19-21页 |
2.2 基础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2.1 问题解决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2.2 认知诊断理论 | 第23-24页 |
3 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调查 | 第24-40页 |
3.1 问卷调查设计及实施 | 第24-33页 |
3.1.1 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| 第24页 |
3.1.2 问卷的编制 | 第24-26页 |
3.1.3 问卷的试测 | 第26-27页 |
3.1.4 问卷的实测 | 第27-29页 |
3.1.5 调查统计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2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差异调查 | 第33-37页 |
3.3 高中生“溶液”概念结构化程度差异调查 | 第37-40页 |
4 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成因分析 | 第40-60页 |
4.1 学习认知兴趣缺乏 | 第40-43页 |
4.2 知识结构化程度较低 | 第43-47页 |
4.3 思维方法及策略匮乏 | 第47-50页 |
4.4 信息加工能力较差 | 第50-55页 |
4.5 元认知水平低下 | 第55-60页 |
5 提高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 | 第60-72页 |
5.1 激发学生问题解决的认知兴趣 | 第60-63页 |
5.1.1 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 | 第60-62页 |
5.1.2 倡导化学探究式教学 | 第62-63页 |
5.1.3 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论功能 | 第63页 |
5.2 提高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水平 | 第63-66页 |
5.2.1 促进“宏观、微观、符号”三重表征融合 | 第63-64页 |
5.2.2 运用“概念图”和“思维导图”促进知识结构化 | 第64-66页 |
5.2.3 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及结构化层次 | 第66页 |
5.3 教会学生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| 第66-67页 |
5.4 习得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| 第67-69页 |
5.4.1 学习信息加工策略 | 第68页 |
5.4.2 促进问题图式形成 | 第68-69页 |
5.5 提高化学问题解决元认知水平 | 第69-72页 |
5.5.1 优化整体认知结构 | 第69-70页 |
5.5.2 强化元认知体验 | 第70页 |
5.5.3 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| 第70-72页 |
6 研究结论与反思 | 第72-7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2页 |
6.2 研究反思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附录 | 第77-84页 |
附录1: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调查问卷 | 第77-78页 |
附录2: 高中生化学口语报告问题任务 | 第78-79页 |
附录3: 高中生化学概念结构化程度测查问卷 | 第79-80页 |
附录4: 出声思维作品展示 | 第80-82页 |
附录5: 概念图作品展示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