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交通流参数采集方法分析 | 第12-22页 |
2.1 交通流主要参数 | 第12-13页 |
2.2 交通流参数的主要采集技术 | 第13-15页 |
2.2.1 基本状况 | 第13-15页 |
2.2.2 传感器的选择 | 第15页 |
2.3 磁阻传感器 | 第15-19页 |
2.3.1 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及工作原理 | 第15-16页 |
2.3.2 磁阻传感器的参数及配置 | 第16-19页 |
2.4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交通流参数的采集原理 | 第19-21页 |
2.4.1 流量的采集原理 | 第19页 |
2.4.2 速度的采集原理 | 第19-21页 |
2.4.3 密度的采集原理 | 第2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传感器位置优化方法及研究 | 第22-33页 |
3.1 概述 | 第22页 |
3.2 城市道路传感器布设的基本原则 | 第22-23页 |
3.3 城市道路传感器位置的优化方法 | 第23-26页 |
3.3.1 优化思想 | 第23-24页 |
3.3.2 优化的设计方法 | 第24-26页 |
3.4 仿真验证 | 第26-32页 |
3.4.1 仿真路网及车流设计 | 第26-28页 |
3.4.2 结果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基于交通流参数采集的城市溢流问题研究 | 第33-41页 |
4.1 城市交通的溢流问题 | 第33-35页 |
4.1.1 交通溢流现象描述 | 第33-34页 |
4.1.2 交通溢流影响 | 第34-35页 |
4.2 交通溢流识别方法 | 第35-37页 |
4.2.1 交通溢流形成原理及过程 | 第35-36页 |
4.2.2 识别方法 | 第36-37页 |
4.3 解决方案 | 第37-39页 |
4.3.1 路.灯时配置及协调 | 第37-38页 |
4.3.2 溢流控制 | 第38-3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应用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41-48页 |
5.1 仿真软件SUMO的简单介绍 | 第41-42页 |
5.2 实例仿真 | 第42-47页 |
5.2.1 仿真步骤 | 第42-44页 |
5.2.2 车流量较大时的交差.仿真 | 第44-45页 |
5.2.3 根据排队长度控制对交差.的灯时进行控制 | 第45-47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6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48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