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海洋富营养化的特征与危害 | 第10-11页 |
1.2 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 膜分离技术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3.1 聚醚砜膜的改性技术 | 第12-13页 |
1.3.2 亲和膜技术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4.3 技术方案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载带Cu(II)的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的制备与表征 | 第16-26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16-17页 |
2.2 实验内容 | 第17-22页 |
2.2.1 载带Cu(II)的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的制备工艺 | 第17-18页 |
2.2.2 工艺参数优化 | 第18页 |
2.2.3 载带Cu(II)的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的性能测定 | 第18-20页 |
2.2.4 最佳金属负载量的条件优化及结果分析 | 第20-22页 |
2.3 载带Cu(II)的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的性能分析及表征 | 第22-26页 |
2.3.1 性能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.2 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23页 |
2.3.3 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页 |
第3章 载带Cu(II)的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对磷酸盐吸附特性的研究 | 第26-41页 |
3.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| 第26-27页 |
3.2 实验内容 | 第27-29页 |
3.2.1 pH对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性能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2.2 初始浓度对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性能的影响 | 第28页 |
3.2.3 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4 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的再生利用性能 | 第2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40页 |
3.3.1 pH值及离子浓度对磷酸盐吸附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3.2 金属亲和膜对磷酸盐的吸附 | 第31-39页 |
3.3.3 金属亲和膜的再生利用性能 | 第39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共存离子对载带Cu(II)的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的影响 | 第41-55页 |
4.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| 第41-42页 |
4.2 实验内容 | 第42-43页 |
4.2.1 Cl~-离子对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影响 | 第42页 |
4.2.2 SO_4~(2-)离子对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影响 | 第42页 |
4.2.3 Ca~(2+)离子对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影响 | 第42页 |
4.2.4 Mg~(2+)离子对改性聚醚砜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2.5 共存条件下磷酸盐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| 第43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4页 |
4.3.1 共存离子浓度对磷酸盐吸附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3.2 共存离子对磷酸盐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4.3.3 共存离子存在时金属亲和膜吸附磷酸盐的等温吸附研究 | 第48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