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导言 | 第10-17页 |
| (一)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| 1.小说是中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 | 第10页 |
| 2.小说文体特殊性的需要 | 第10页 |
| 3.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| 第10-11页 |
| (二)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| 1.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(1)关于“教学模式”概念及分类方面的研究 | 第11页 |
| (2)关于“教学模式”构建方面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2.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5页 |
| (1)关于“教学模式”概念方面的研究 | 第12页 |
| (2)关于“教学模式”构建方面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(3)关于“语文教学模式”概念方面的研究 | 第13页 |
| (4)关于“语文教学模式”构建方面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(5)关于“中学语文小说教学模式”方面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3.综述小结 | 第15页 |
| (三)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| 1.文献研究法 | 第15页 |
| 2.案例研究法 | 第15页 |
| (四)研究价值 | 第15-17页 |
| 一、中学语文小说教学模式概说 | 第17-21页 |
| (一)小说概说 | 第17-18页 |
| 1.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 | 第17页 |
| 2.完整的故事情节铺叙 | 第17-18页 |
| 3.独特的具体环境描写 | 第18页 |
| (二)教学模式概说 | 第18-19页 |
| (三)中学语文小说教学模式概说 | 第19-21页 |
| 二、中学语文小说教学模式构建 | 第21-46页 |
| (一)表演式 | 第21-28页 |
| 1.表演式内涵 | 第21页 |
| 2.表演式构建——以小说《变色龙》为例 | 第21-26页 |
| 3.应注意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| 4.意义 | 第27-28页 |
| (二)电影式 | 第28-33页 |
| 1.电影式内涵 | 第28页 |
| 2.电影式构建——以小说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为例 | 第28-31页 |
| 3.应注意的问题 | 第31页 |
| 4.意义 | 第31-33页 |
| (三)绘画式 | 第33-40页 |
| 1.绘画式内涵 | 第33-34页 |
| 2.绘画式构建——以小说《斑羚飞渡》为例 | 第34-38页 |
| 3.应注意的问题 | 第38-39页 |
| 4.意义 | 第39-40页 |
| (四)创新对比模式 | 第40-46页 |
| 1.创新对比模式内涵 | 第40页 |
| 2.创新对比模式构建——以小说《孔乙己》《范进中举》为例 | 第40-43页 |
| 3.应注意的问题 | 第43-44页 |
| 4.意义 | 第44-46页 |
| 三、中学语文小说教学模式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| 第46-48页 |
| (一)要适量 | 第46页 |
| (二)要适时 | 第46页 |
| (三)要适用 | 第46-48页 |
| 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| 附录一: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篇目表 | 第52-53页 |
| 附录二: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篇目表 | 第53-5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