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| 第9-1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.3.2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4 研究框架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合作学习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2.1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 | 第11-13页 |
2.1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2.1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2.2 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2.2.1 合作学习 | 第13页 |
2.2.2 教学模式 | 第13-14页 |
2.2.3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| 第14-15页 |
2.3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| 第15-16页 |
第3章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 | 第16-30页 |
3.1 研究对象及方法 | 第16-17页 |
3.1.1 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3.1.2 调査方式 | 第16-17页 |
3.2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| 第17-22页 |
3.2.1 教师现状问卷调查 | 第17-21页 |
3.2.2 教师现状的个别访谈 | 第21-22页 |
3.3 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| 第22-28页 |
3.3.1 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了解与数据分析 | 第23-28页 |
3.4 合作学习教学取得的经验与不足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| 第30-48页 |
4.1 教师教学层面 | 第30-39页 |
4.1.1 提高对合作学习本质的理解 | 第30-31页 |
4.1.2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模型建构 | 第31-33页 |
4.1.3 合作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4.1.4 合作学习实施的组织方法 | 第35-39页 |
4.2 学生学习层面 | 第39-40页 |
4.2.1 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| 第39-40页 |
4.2.2 提高合作学习的技能 | 第40页 |
4.2.3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| 第40页 |
4.3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型的案例分析 | 第40-48页 |
4.2.1 案例1——主旨:科学分组、分享交流 | 第41-44页 |
4.2.2 案例分析2——主旨:合理分配、全面评价 | 第44-48页 |
第5章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| 第48-57页 |
5.1 研究思路、变量、流程 | 第48-50页 |
5.1.1 研究思路 | 第48-49页 |
5.1.2 研究变量 | 第49-50页 |
5.1.3 研究流程 | 第50页 |
5.2 实验对象 | 第50-51页 |
5.3 研究过程 | 第51页 |
5.3.1 前测 | 第51页 |
5.3.2 教学实验 | 第51页 |
5.3.3 后测 | 第51页 |
5.4 研究工具 | 第51-52页 |
5.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| 第52页 |
5.6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7页 |
5.6.1 测试成绩统计结果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6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4-57页 |
第6章 结论与不足 | 第57-59页 |
6.1 结论 | 第57页 |
6.2 研究不足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附录1 | 第61-63页 |
附录2 | 第63-64页 |
附录3 | 第64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附件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