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2.3 研究述评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2.1.1 失能老人 | 第18页 |
2.1.2 生活质量 | 第18-19页 |
2.1.3 老年个案工作 | 第19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2.2.1 生态系统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社会支持理论 | 第20页 |
2.2.3 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H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| 第22-26页 |
3.1 H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总体概况 | 第22页 |
3.2 H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2.1 H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护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2.2 H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心理状态分析 | 第23页 |
3.2.3 H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社会支持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3 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改善的必要性 | 第24-26页 |
3.3.1 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使命和核心价值 | 第24页 |
3.3.2 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的发展存在优势 | 第24-25页 |
3.3.3 养老机构失能老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H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改善的个案介入过程 | 第26-51页 |
4.1 个案背景 | 第26-29页 |
4.1.1 个案背景介绍 | 第26-28页 |
4.1.2 个案来源类型 | 第28-29页 |
4.1.3 个案接案原因 | 第29页 |
4.2 个案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2.1 个案问题诊断 | 第29-30页 |
4.2.2 个案理论应用 | 第30页 |
4.3 个案目标 | 第30-31页 |
4.3.1 个案总目标 | 第30-31页 |
4.3.2 个案具体目标 | 第31页 |
4.4 个案计划 | 第31-34页 |
4.4.1 个案服务程序 | 第31页 |
4.4.2 个案服务策略 | 第31-32页 |
4.4.3 个案服务计划 | 第32-34页 |
4.5 个案介入 | 第34-46页 |
4.5.1 个案介入安排 | 第34页 |
4.5.2 个案介入过程 | 第34-46页 |
4.6 个案评估 | 第46-49页 |
4.6.1 服务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| 第46-47页 |
4.6.2 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| 第47-48页 |
4.6.3 社工自我评估 | 第48-49页 |
4.6.4 存在不足之处 | 第49页 |
4.7 个案结案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H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改善的专业反思与对策建议 | 第51-56页 |
5.1 专业反思 | 第51-53页 |
5.1.1 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为失能老人作出精准性评估 | 第51页 |
5.1.2 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为失能老人制定全方位计划 | 第51-52页 |
5.1.3 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为失能老人链接多方面资源 | 第52页 |
5.1.4 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为失能老人提供定期性跟进 | 第52-53页 |
5.2 对策建议 | 第53-56页 |
5.2.1 努力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| 第53页 |
5.2.2 积极重视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个性化内在诉求 | 第53-54页 |
5.2.3 大力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对失能老人的关怀陪伴 | 第54页 |
5.2.4 有效推动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政策完善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