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4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1.1.1 “单篇教学设计”所产生的弊端 | 第8页 |
1.1.2 当前单元教学设计“生本性”的缺失 | 第8-9页 |
1.1.3 教学实践中实际所产生的问题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1.2.1 关于单元教学的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2 关于学情分析的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3.1 有利于改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.2 有利于改善学情分析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.3 为“基于学情分析的单元教学设计”提供可操作的路径 | 第18页 |
1.4 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 | 第18-22页 |
1.4.1 “学情”的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1.4.2 “学情分析”的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1.4.3 “单元”的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1.4.4 研究思路 | 第22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1.5.1 文献研究法 | 第22-23页 |
1.5.2 访谈法 | 第23页 |
1.5.3 案例分析法 | 第23页 |
1.5.4 比较分析法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学情分析概述 | 第24-38页 |
2.1 学情分析的意义 | 第24-26页 |
2.1.1 有利于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“生本性” | 第24页 |
2.1.2 有助于“有效教学”的实现 | 第24-25页 |
2.1.3 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实践研究的能力 | 第25-26页 |
2.2 学情分析的内容 | 第26-34页 |
2.2.1 认知起点 | 第30-32页 |
2.2.2 学习状态 | 第32-34页 |
2.3 学情分析的方法 | 第34-38页 |
2.3.1 经验分析法 | 第34页 |
2.3.2 资料分析法 | 第34-35页 |
2.3.3 理论分析法 | 第35页 |
2.3.4 前测法 | 第35-37页 |
2.3.5 访谈法 | 第37页 |
2.3.6 问卷法 | 第37页 |
2.3.7 观察法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单元教学设计概述 | 第38-47页 |
3.1 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| 第38-39页 |
3.1.1 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架构 | 第38-39页 |
3.1.2 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| 第39页 |
3.2 单元教学设计的特征 | 第39-42页 |
3.2.1 目标整体性 | 第39-41页 |
3.2.2 知识系统性 | 第41-42页 |
3.2.3 生本性 | 第42页 |
3.3 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操作步骤 | 第42-47页 |
第4章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设计的现状分析 | 第47-62页 |
4.1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设计的基本情况 | 第47-49页 |
4.2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设计的现状特点 | 第49-53页 |
4.2.1 “直线式”教学组织方式为主 | 第49页 |
4.2.2 “叙述式”教学材料呈现方式为主 | 第49-50页 |
4.2.3 进行学情分析的教师比例不高 | 第50页 |
4.2.4 单元教学设计中的“学情分析”手段单一、深度不深 | 第50-53页 |
4.3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比较分析 | 第53-57页 |
4.3.1 从“目标整体性”的角度进行比较 | 第53-55页 |
4.3.2 从“知识系统性”的角度进行比较 | 第55-56页 |
4.3.3 从“生本性”的角度进行比较 | 第56-57页 |
4.4 基本结论 | 第57-59页 |
4.5 基于学情分析的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 | 第59-62页 |
4.5.1 有利于增强单元教学设计的“生本性” | 第59-60页 |
4.5.2 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现较 | 第60页 |
4.5.3 有助于改善学情分析的实践现状 | 第60-62页 |
第5章 基于学情分析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 | 第62-113页 |
5.1 基于学情分析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| 第62-65页 |
5.1.1 确定单元内容 | 第63-64页 |
5.1.2 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| 第64页 |
5.1.3 基于单元教学目标下的分课时教学设计 | 第64-65页 |
5.2 基于学情分析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案例 | 第65-113页 |
5.2.1 教材分析 | 第65-70页 |
5.2.2 学情分析 | 第70-92页 |
5.2.3 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以及重、难点 | 第92-94页 |
5.2.4 基于单元教学目标下的分课时教学设计 | 第94-11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3-11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113-114页 |
6.1.1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研究结论 | 第113-114页 |
6.1.2 “基于学情分析的单元教学设计”实践的研究结论 | 第114页 |
6.2 研究中的不足 | 第114-116页 |
6.2.1 案例研究的课例数量、质量有待提高 | 第114-115页 |
6.2.2 “学情分析”的质量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| 第115页 |
6.2.3 实践案例中所采用的“前测法”存在局限性 | 第115-116页 |
6.3 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116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0页 |
附录A 教师“学情分析”访谈提纲 | 第120-121页 |
附录B 《分数的初步认识(一)》前测试题 | 第121-124页 |
附录C 学生《分数的初步认识(一)》学习兴趣访谈提纲 | 第124-125页 |
致谢 | 第125-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