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驾驶室及车身论文--车身论文

某轿车白车身刚度、强度及模态有限元分析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页
1 绪论第7-13页
    1.1 工程背景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0-13页
2 有限单元方法的基本理论及软件介绍第13-19页
    2.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有限单元法的求解步骤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前后处理及有限元软件简介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Hypermesh软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Nastran软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Ls-Dyna软件第1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17-19页
3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9-2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3.2 几何模型修复第19-20页
    3.3 网格划分规范第20-22页
    3.4 连接方式第22-25页
    3.5 材料属性第25页
    3.6 整体结构网格第25-2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4 白车身结构刚度分析及试验验证第27-5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27-28页
    4.2 白车身结构刚度有限元分析第2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弯曲刚度分析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扭转刚度分析第35-41页
    4.3 白车身结构刚度试验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试验准备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弯曲刚度试验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扭转刚度试验第48-51页
    4.4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比较第5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5 白车身结构强度分析第53-6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5.2 典型工况下白车身整体结构强度分析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制动工况下的强度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转向工况下的强度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单轮悬空工况下的强度第58-59页
    5.3 雪压作用下车身顶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局部有限元模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应力及变形结果第61-6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6 白车身结构模态分析第65-73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65页
    6.2 结构特征值算法第65-67页
    6.3 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模态和固有频率结果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共振特性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7 结论及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7.1 总结与结论第73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73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1页
附录第81页
    A.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热态模型试验研究
下一篇:怠速工况下变速器齿轮敲击仿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