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绪论 | 第9-20页 |
| 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2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| 1.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| 第12-17页 |
| 1.2.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1.2.2 问题提出 | 第16-17页 |
| 1.3 研究目的 | 第17页 |
| 1.4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1.5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1.6 论文结构 | 第19-20页 |
|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| 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| 2.1.1 信息技术 | 第20页 |
| 2.1.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| 第20页 |
| 2.1.3 教师分层培训 | 第20-21页 |
| 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2页 |
| 2.2.1 成人学习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2.2.2 课程设计模式相关理论 | 第22页 |
| 2.3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3 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的现实诉求 | 第23-35页 |
| 3.1 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制定 | 第23-29页 |
| 3.1.1 教师专业标准比较 | 第23-26页 |
| 3.1.2 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制定 | 第26-29页 |
| 3.2 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 | 第29-30页 |
| 3.2.1 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问卷设计 | 第29-30页 |
| 3.2.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| 第30页 |
| 3.3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3.3.1 样本的基本资料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3.3.2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4 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设计 | 第35-45页 |
| 4.1 课程目标设定 | 第35-36页 |
| 4.2 培训课程设计依据 | 第36-37页 |
| 4.3 培训课程设计流程及课程确定 | 第37-42页 |
| 4.3.1 培训课程设计流程 | 第37-39页 |
| 4.3.2 培训课程确定 | 第39-42页 |
| 4.4 课程内容设计案例 | 第42-44页 |
| 4.4.1 职业教育技能微视频的开发与应用基础班课程内容设计 | 第42-43页 |
| 4.4.2 职业教育技能微视频的开发与应用提高班课程内容设计 | 第43页 |
| 4.4.3 CAD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设计 | 第43-44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5 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实践研究 | 第45-50页 |
| 5.1 课程实施案例 | 第45-47页 |
| 5.1.1 培训对象分析 | 第45页 |
| 5.1.2 培训目标确定 | 第45-46页 |
| 5.1.3 培训物理环境的选择 | 第46页 |
| 5.1.4 授课教师的选择 | 第46页 |
| 5.1.5 培训方式 | 第46-47页 |
| 5.1.6 培训效果评价设计 | 第47页 |
| 5.2 培训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| 6.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| 第50-51页 |
| 6.2 研究展望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附录 | 第55-62页 |
| 附录1 | 第55-59页 |
| 附录2 | 第59-61页 |
| 附录3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