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1-13页 |
1.2.1 研究目标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 研究的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4.1 理论意义 | 第16页 |
1.4.2 实践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18-32页 |
2.1 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2.1.1 教学设计模式 | 第18-20页 |
2.1.2 教学设计相关基础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2 信息论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2.2.1 信息论简介 | 第22-23页 |
2.2.2 相关概念 | 第23-25页 |
2.3 信息传输模型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| 第25-32页 |
2.3.1 信息传输模型与教学过程信息传递模型比较 | 第25-27页 |
2.3.2 教学过程的信息论解释 | 第27-29页 |
2.3.3 教学信息的表征形式 | 第29-30页 |
2.3.4 信息论对教学及其设计的启示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基于信息编译码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设计 | 第32-41页 |
3.1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分析 | 第32-37页 |
3.1.1 我国传统小学数学课程特征 | 第32-33页 |
3.1.2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1.3 教学内容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1.4 学习者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 基于信息编译码的教学设计规则 | 第37-41页 |
3.2.1 小学教师教学设计情况的调查 | 第37-39页 |
3.2.2 基于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教学设计规则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基于信息编译码的小学数学教学实验研究 | 第41-53页 |
4.1 实验设计 | 第41-43页 |
4.1.1 实验目的 | 第41页 |
4.1.2 实验对象 | 第41-42页 |
4.1.3 实验所用教材 | 第42页 |
4.1.4 实验变量 | 第42-43页 |
4.1.5 实验设计 | 第43页 |
4.2 教学实施过程 | 第43-51页 |
4.2.1 基于信息编译码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片段 1:《乘法 - 购物》 | 第44-48页 |
4.2.2 基于信息编译码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片段 2:《周长–什么是周长》 | 第48-51页 |
4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6页 |
5.1 研究总结 | 第53-54页 |
5.1.1 研究结论 | 第53页 |
5.1.2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53-54页 |
5.2 研究局限及展望 | 第54-56页 |
5.2.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54-55页 |
5.2.2 研究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