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方言论文--北方话(官话方言)论文--北方方言(华北官话)论文

安阳方言中的“子”尾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第一节 安阳及安阳方言概况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安阳概况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安阳方言概况第9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概况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对象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子”尾研究概况第11-15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、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第四节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语料来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体例说明第16-18页
第二章 安阳方言“子”尾词的分类第18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子”尾概念的界定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子”尾、“子”变和“子”缀的关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普通话中的“子”缀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安阳方言中的“子”尾第20页
    第二节 安阳方言“子”尾词的结构分类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单音节+子”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双音节+子”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 其他类型第27-28页
    第三节 安阳方言“子”尾词的语义分类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名词性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 非名词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 语义特征第31-34页
第三章 安阳方言“子”尾和“子”尾词的功能第34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安阳方言“子”尾的功能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语法功能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语用功能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安阳方言“子”尾词的功能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做主语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做宾语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 做定语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 做状语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 做谓语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6. 独立成句第39-40页
第四章 比较研究第40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安阳方言和普通话中的“子”尾词比较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语音的比较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使用情况的比较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 语法功能的比较第42页
    第二节 安阳方言“子”、“儿”比较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子”、“儿”使用情况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子”、“儿”连用第44-45页
    第三节 安阳方言“子”尾词的衰落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子”尾词的衰落迹象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子”尾词的替代形式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 “子”尾词的衰落原因第46-48页
第五章 结语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A “子”尾词举例第52-54页
附录B 发音合作人第54-56页
致谢第56-5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模因论下汉语新“被字式”探究
下一篇:对外汉语古诗词文化课教学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