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研究--以甘肃省秦安一中为案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.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缘起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3-15页 |
2.高中语文学习评价概说 | 第15-29页 |
2.1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2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原则 | 第16-18页 |
2.3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基本类型 | 第18-22页 |
2.3.1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| 第18-19页 |
2.3.2 诊断性评价、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| 第19-21页 |
2.3.3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| 第21-22页 |
2.4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方法 | 第22-26页 |
2.4.1 表现性评价 | 第22-24页 |
2.4.2 真实性评价 | 第24-25页 |
2.4.3 学生档案袋评价 | 第25-26页 |
2.5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功能 | 第26-29页 |
2.5.1 导向功能 | 第26-27页 |
2.5.2 选拔功能 | 第27页 |
2.5.3 改进功能 | 第27页 |
2.5.4 激励功能 | 第27-29页 |
3.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基本模式与内容 | 第29-39页 |
3.1 国外的高中语文学习评价模式 | 第29-31页 |
3.2 我国的高中语文学习评价模式 | 第31-34页 |
3.3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 | 第34-39页 |
3.3.1 注重核心素养的评价 | 第35-37页 |
3.3.2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| 第37-39页 |
4.高中语文学习评价调查与分析 | 第39-48页 |
4.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| 第39-42页 |
4.1.1 调查对象和方法 | 第39页 |
4.1.2 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39-42页 |
4.2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2.1 调查对象和方法 | 第42页 |
4.2.2 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3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6页 |
4.3.1 评价功能失调 | 第44-45页 |
4.3.2 评价内容失调 | 第45页 |
4.3.3 评价主体失调 | 第45-46页 |
4.4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4.1 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| 第46页 |
4.4.2 应试教育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4.3 操作程序的复杂性 | 第47-48页 |
5.高中语文学习评价方案的重新建构 | 第48-55页 |
5.1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方案重新建构的原则 | 第48-49页 |
5.1.1 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| 第48-49页 |
5.1.2 学习评价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| 第49页 |
5.1.3 学习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发展规律 | 第49页 |
5.2 高中语文学习评价方案重新建构的内容 | 第49-55页 |
5.2.1 终结性评价 | 第49-52页 |
5.2.2 多主体参与评价 | 第52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附录一 | 第58-61页 |
附录二 | 第61-63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