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车辆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车辆理论及试验论文

地铁列车连挂碰撞仿真及吸能特性分析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车辆冲击碰撞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车辆碰撞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车辆冲击碰撞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2章 列车多体碰撞仿真原理及方法第17-28页
    2.1 地铁列车碰撞机理及吸能部件介绍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铁列车碰撞吸能设计原理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铁列车吸能部件介绍第19-23页
    2.2 地铁列车多体碰撞仿真模型建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型仿真的简化与假设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铁多体碰撞仿真力学计算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地铁多体碰撞仿真建模第25页
    2.3 仿真计算求解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 地铁列车多体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28-54页
    3.1 地铁列车仿真模型建立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工况介绍和仿真要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载荷和边界条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摩擦系数μ设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吸能装置特性第29-31页
    3.2 多体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31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列车8km/h速度下多体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列车15km/h速度下多体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列车25km/h速度下多体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求解自动车钩剪断时最小速度的仿真结果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3.3 列车各工况下吸能特性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4章 影响地铁列车碰撞吸能因素研究第54-69页
    4.1 速度变化影响第54-61页
    4.2 轮轨摩擦系数μ第61-65页
    4.3 车钩连挂接触刚度K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5章 吸能力元特性分析及优化第69-77页
    5.1 吸能元件仿真力元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缓冲器仿真力元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压溃管吸能仿真力元第71-73页
    5.2 吸能特性曲线优化第73-7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结论与展望第77-79页
致谢第79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RTDS的高速铁路车网耦合建模与仿真研究
下一篇: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停站方案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