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青少年心理学论文

大学生嫉妒与应对方式的关系--自尊的调节作用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. 研究综述第10-19页
    1.1 嫉妒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嫉妒的定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嫉妒的相关理论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嫉妒的测量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应对方式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应对方式的定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应对方式的相关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应对方式的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1.3 自尊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自尊的定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自尊的相关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自尊的测量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嫉妒、应对方式以及自尊的相关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嫉妒及其行为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嫉妒及其行为与自尊的相关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应对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研究第18-19页
2.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19-20页
    2.1 问题提出第19页
    2.2 研究假设第19-20页
3. 研究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3.1 研究对象第20-21页
    3.2 研究工具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自我报告嫉妒量表(BSJS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自尊量表(SES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(SCSQ)第21-22页
    3.3 研究程序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施测程序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数据处理第22-23页
4. 结果第23-30页
    4.1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基本状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大学生嫉妒及其因子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23-24页
    4.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基本状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25-26页
    4.3 大学生自尊的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大学生自尊的基本情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差异第26-27页
    4.4 大学生嫉妒心理、应对方式与自尊之间的相关分析第27页
    4.5 自尊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回归分析第27-30页
5. 讨论第30-37页
    5.1 大学生嫉妒心理、应对方式以及自尊的总体情况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总体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大学生自尊的总体情况及差异第32-33页
    5.2 大学生嫉妒心理、应对方式以及自尊之间的关系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大学生嫉妒心理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大学生嫉妒心理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大学生自尊、应对方式以及嫉妒之间的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建议第35-37页
6. 结论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2页
附录:研究中所涉及的问卷第42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乐观、社交自我知觉与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
下一篇:父母教养方式、班主任风格与10~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