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--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

公交串车现象的机理解释与预测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公交串车现象的理论分析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公交串车过程的预测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标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2章 公交数据预处理及关键信息提取第18-30页
    2.1 公交数据预处理方法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数据筛选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数据清洗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车辆轨迹纠偏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关键信息提取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到离节点的时间信息提取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车头时距的基本特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乘客上车站点识别第28-29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公交串车行为的机理性建模第30-44页
    3.1 公交串车成因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公交串车的动力学方程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串车的定义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公交串车的模型建立第33-35页
    3.3 驻站时间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3.4 交叉口通过模型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交叉口配时推断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交叉口通过时间计算第37-39页
    3.5 区间运行时间模型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区间运行时间的候选统计分布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候选分布的参数估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拟合优度的假设检验第42-4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4章 基于实时数据的串车模型参数标定第44-56页
    4.1 驻站时间模型参数估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公交人均刷卡时间标定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乘客到达率拟合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误差项拟合第45-46页
    4.2 交叉口信号参数估计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交叉口信号周期计算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交叉口信号配时计算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信号配时参数验证第49-50页
    4.3 区间运行时间拟合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各候选分布拟合效果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划分时间窗的参数估计第54-5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节第55-56页
第5章 公交串车过程预测方法第56-67页
    5.1 预测方法综述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神经网络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卡尔曼滤波第57-58页
    5.2 基于粒子滤波思想的公交串车预测模型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粒子滤波算法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公交串车预测模型建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性能评价指标第62-63页
    5.3 公交串车模型预测结果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公交到站时间预测结果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公交串车预测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5.4 串车现象改善策略第6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节第65-67页
结论与展望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附录1:区间运行时间拟合效果图第74-7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高架路瓶颈识别与匝道协调控制研究
下一篇:城市道路改扩建交通预测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