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九寨沟县“南坪曲子”的形成发展及创新之探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4.1 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4.2 文章结构 | 第12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探新点 | 第12-14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.2 研究探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“南坪曲子”的起源及形成 | 第14-18页 |
2.1 所在区域及自然地理环境 | 第14-15页 |
2.2 历史渊源 | 第15-16页 |
2.3 人文因素 | 第16-17页 |
2.4 形成的基本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“南坪曲子”的发展脉络 | 第18-41页 |
3.1 南坪曲子——“弹” | 第18-25页 |
3.1.1 弹唱主要伴奏乐器的形制及变化 | 第20-25页 |
3.1.2 演奏技法的演变 | 第25页 |
3.2 南坪曲子——“唱” | 第25-36页 |
3.2.1 弹唱曲目的唱腔、调性及曲式结构 | 第25-31页 |
3.2.2 弹唱歌词内容及语言使用的发展 | 第31-36页 |
3.3 “南坪曲子”表演形式的发展 | 第36-41页 |
3.3.1 “南坪曲子”在当地表演形式的演变 | 第36-39页 |
3.3.2 “南坪曲子”表演形式的衍生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“南坪曲子”的发展现状及思考创新 | 第41-52页 |
4.1 “南坪曲子”的发展现状 | 第41-46页 |
4.2 南坪琵琶与北派琵琶合作创新的可行性 | 第46-47页 |
4.3 对“南坪曲子”未来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| 第47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5页 |
致谢语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