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地铁电话闭塞行车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地铁电话闭塞技术方面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列车运行相关系统开发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3 总结 | 第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框架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南京地铁电话闭塞行车辅助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6-22页 |
2.1 电话闭塞法概述 | 第16-17页 |
2.1.1 电话闭塞法概念及使用条件[1] | 第16页 |
2.1.2 “两站两区间”行车间隔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2 用户及业务需求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2.1 传统电话闭塞作业内容及组织流程 | 第17-19页 |
2.2.2 系统用户及业务需求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南京地铁电话闭塞行车辅助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22-36页 |
3.1 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| 第22-23页 |
3.1.1 系统设计目标 | 第22-23页 |
3.1.2 系统设计原则 | 第23页 |
3.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23-35页 |
3.2.1 用户管理 | 第24页 |
3.2.2 图形化显示功能 | 第24-27页 |
3.2.2.1 全线列车位置自动监视功能 | 第24-25页 |
3.2.2.2 列车运行图记录 | 第25-27页 |
3.2.3 错误处理功能 | 第27-28页 |
3.2.3.1 站场图初始化 | 第27-28页 |
3.2.3.2 重启令解 | 第28页 |
3.2.4 行车管理功能 | 第28-34页 |
3.2.4.1 轨区逻空与强制占用 | 第28-29页 |
3.2.4.2 信号单开与单关 | 第29-30页 |
3.2.4.3 接、发车功能 | 第30-32页 |
3.2.4.4 车次号输入与清除 | 第32-34页 |
3.2.5 日志管理功能 | 第34-3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南京地铁电话闭塞行车辅助系统实现研究 | 第36-70页 |
4.1 系统实现流程 | 第36-37页 |
4.2 系统架构实现 | 第37-40页 |
4.2.1 系统架构模式比选 | 第37-38页 |
4.2.2 系统软硬件架构设计 | 第38-40页 |
4.3 系统的开发及运行 | 第40-42页 |
4.3.1 开发环境 | 第40-41页 |
4.3.2 运行环境 | 第41-42页 |
4.4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| 第42-69页 |
4.4.1 服务端功能模块实现 | 第42-50页 |
4.4.1.1 站场图状态功能 | 第43-44页 |
4.4.1.2 全线监控功能 | 第44-45页 |
4.4.1.3 车次号功能 | 第45-46页 |
4.4.1.4 列车运行图功能 | 第46-48页 |
4.4.1.5 日志查询功能 | 第48-49页 |
4.4.1.6 错误处理功能 | 第49-50页 |
4.4.2 客户端功能模块实现 | 第50-69页 |
4.4.2.1 接、发车功能 | 第52-59页 |
4.4.2.2 地铁应息处理功能 | 第59-67页 |
4.4.2.3 车次权限交互功能 | 第67页 |
4.4.2.4 邻站查看功能 | 第67-68页 |
4.4.2.5 日志查询功能 | 第68-6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南京地铁电话闭塞行车辅助系统测试及应用 | 第70-74页 |
5.1 系统测试 | 第70页 |
5.2 测试结果 | 第70-71页 |
5.3 系统应用 | 第71-7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6.1 论文工作总结及结论 | 第74页 |
6.1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74页 |
6.1.2 论文主要结论 | 第74页 |
6.2 论文研究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