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10-13页 |
一、课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 | 第10-11页 |
三、课题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孙绍振记叙文教学观的研究与应用 | 第13-25页 |
一、记叙文写作关键在于贴近自我、超越自我 | 第13-15页 |
(一) 对贴近生活作文教学观的反思 | 第13-14页 |
(二) 从贴近生活到贴近自我、超越自我 | 第14-15页 |
二、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| 第15-21页 |
(一) 学生记叙文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低 | 第15-17页 |
(二) 记叙文写作缺乏自我体验 | 第17-19页 |
(三) 作文评讲和批改方式单一 | 第19-21页 |
三、孙绍振记叙文写作教学观对记叙文教学的启示 | 第21-25页 |
(一) 激发写作兴趣,培养写作习惯 | 第21-22页 |
(二) 指导学生贴近自我 | 第22-23页 |
(三) 重视作文批改与评讲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孙绍振议论文教学观的研究与应用 | 第25-34页 |
一、议论文教学应以具体分析为纲 | 第25-28页 |
(一) 用具体分析统率“三要素” | 第25-27页 |
(二) 寻找黑天鹅 | 第27-28页 |
二、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现状 | 第28-31页 |
(一) 重记叙文,轻议论文 | 第28-29页 |
(二) 议论文写作模式化、套路化 | 第29-30页 |
(三) 学生缺乏写作论据素材 | 第30-31页 |
三、孙绍振议论文写作教学观对议论文教学的启示 | 第31-34页 |
(一) 重视议论文写作,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| 第31-32页 |
(二) 议论文写作要学会具体分析 | 第32-33页 |
(三) 广泛阅读,积累写作素材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文本解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| 第34-45页 |
一、文本解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| 第34-38页 |
(一)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及实践 | 第34-37页 |
(二) 作文教学离不开文本解读 | 第37-38页 |
二、高中阅读教学现状 | 第38-41页 |
(一) 用教参上的解读同化了文本、封闭了文本 | 第38-40页 |
(二) 文本解读与写作教学脱离 | 第40-41页 |
三、文本解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| 第41-45页 |
(一) 教师要提高自身文本解读能力 | 第41-42页 |
(二) 重视文本解读教学,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良性结合 | 第42-43页 |
(三) 建立文本解读到写作教学的迁移道路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