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学论文

美国教育博士培养路径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8-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目的第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四、概念界定第14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六、创新之处第15-16页
第一章 美国教育博士的产生与发展第16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美国教育博士的发展历程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初创期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争论期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改革期第20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美国教育博士的发展动因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联邦政府的政策导向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障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大学自身发展的诉求第23-24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二章 美国教育博士的培养路径及成效第25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美国教育博士培养路径——以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例第2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以专业化的培养目标为指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高层次的招生要求为依托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以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为保障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以多元化的导师队伍为支撑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以丰富的教学与实践为互动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结点第35-36页
    第二节 美国教育博士的培养成效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拓宽博士研究生培养思路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输送教育及其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第39页
    第三节 美国教育博士培养面临的困境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目标定位不清晰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培养趋同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第40-4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 美国教育博士培养对我国的启示第42-52页
    第一节 推行教育博士多元联合培养路径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推行多元参与的跨区域联合培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充实跨学科导师队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创建教育博士实践基地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构建网络学术交流平台第46-47页
    第二节 注重教育博士的培养过程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保证学业评价的全面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引入行业协会质量认证机制第49-5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致谢第59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设计绩效模版的研究与应用
下一篇:移动教育投诉咨询平台的设计与应用--以日照移动公司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