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研究课题概述 | 第9-15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9页 |
二、概念界定 | 第9-10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(一) 国内对于偏科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(二) 国内对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使高中的语文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| 第12-13页 |
(二)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拓展出分层教学的新形式 | 第13页 |
(三)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偏科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思路 | 第13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(一)文献法 | 第13页 |
(二)问卷调查法 | 第13-14页 |
(三)谈话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高中语文偏科生分层教学策略研究依据 | 第15-19页 |
一、高中语文偏科生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| 第15-17页 |
(一)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15页 |
(二)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“掌握学习”教学模式 | 第15-16页 |
(三)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“教学过程最优化”理论 | 第16页 |
(四)我国古代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| 第16-17页 |
二、国内外分层教学实践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高中语文偏科生成因研究 | 第19-25页 |
一、问卷调查 | 第19-22页 |
(一) 调查目的 | 第19页 |
(二)调查对象 | 第19页 |
(三)调查实施与结果 | 第19-22页 |
二、高中语文偏科生成因分析 | 第22-25页 |
(一)语文基础不扎实 | 第22-23页 |
(二)教师的期望水平过高 | 第23页 |
(三)缺乏合理的语文思维方法 | 第23-24页 |
(四)缺乏必要的元认知策略 | 第24页 |
(五)缺少必要的学习策略 | 第24-25页 |
第四章 高中语文偏科生“分层教学”策略探索 | 第25-43页 |
一、学生分层 | 第25-27页 |
二、学习目标分层 | 第27-28页 |
三、课堂分层教学实践 | 第28-40页 |
(一)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偏科生分层教学 | 第29-34页 |
(二)作文教学中高中语文偏科生分层教学 | 第34-40页 |
四、评价分层 | 第40-42页 |
五、高中语文偏科生分层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| 第42-43页 |
后记 | 第43-44页 |
注释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 1 调查问卷 | 第47-49页 |
附录 2 学生习作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