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高中语文课堂建模教学探究
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9-12页
一、高中语文“5326”课堂教学模式的阐释第12-21页
    (一)什么是“5326”课堂教学模式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5”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五个原则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3”指落实三维目标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 “2”指两个习惯的培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4. “6”指课堂教学六个环节第17页
    (二)“5326”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缘起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挑战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差的教学实际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体现语用观、走近真语文、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第19页
    (三)高中语文“5326”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学方式的变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20-21页
二、高中语文“5326”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第21-23页
    (一)针对性第21页
    (二)操作性第21页
    (三)高效性第21-22页
    (四)开放性第22-23页
三、高中语文“5326”课堂建模教学的方式第23-25页
    (一)自主学习第23页
    (二)合作学习第23-24页
    (三)探究学习第24页
    (四)对话学习第24-25页
四、高中语文“5326”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第25-40页
    (一)文学类文本模式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散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小说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 诗歌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 戏剧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第30-31页
    (二)实用类文本模式第31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 记叙性文本模式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 议论性文本模式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 说明性文本模式第37-40页
五、高中语文“5326”课堂建模教学的实施效果第40-42页
    (一)重新构建了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,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第40页
    (二)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,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第40-41页
    (三)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,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第41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附录第43-51页
注释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视觉心理扫描在地理图形认知中的表达
下一篇:分层教学理念下高中语文偏科生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