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无级变速器分类 | 第14-16页 |
1.3 国内外牵引式CVT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3.1 国外牵引式CVT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2 国内牵引式CVT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牵引式无级变速器的基础理论 | 第20-30页 |
2.1 牵引式CVT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| 第21-26页 |
2.1.1 加载装置 | 第21-22页 |
2.1.2 调速机构 | 第22-25页 |
2.1.3 传动机构 | 第25-26页 |
2.2 传动比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 曲面方程 | 第27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牵引式无级变速器的接触应力分析 | 第30-50页 |
3.1 牵引式CVT受力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1.1 接触压力的计算 | 第30-31页 |
3.1.2 接触应力的计算 | 第31-33页 |
3.2 主要参数对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 | 第33-40页 |
3.2.1 滚轮半锥角 θ 对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2.2 环腔半径R0对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2.3 环面半径e0对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2.4 滚轮个数n对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2.5 滚轮曲率半径R22对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3 基于ANSYS的接触应力分析 | 第40-49页 |
3.3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简化 | 第40-44页 |
3.3.2 有限元模型接触对、约束和载荷的定义 | 第44-45页 |
3.3.3 接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5-4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工具箱的多目标优化 | 第50-62页 |
4.1 牵引式CVT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 | 第50-54页 |
4.1.1 选取设计变量 | 第50页 |
4.1.2 建立目标函数 | 第50-53页 |
4.1.3 建立约束条件 | 第53-54页 |
4.2 优化算法的选择 | 第54-55页 |
4.3 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 | 第55-59页 |
4.3.1 编码方法和初始种群生成 | 第56-57页 |
4.3.2 适应度函数设计 | 第57-58页 |
4.3.3 遗传算子操作 | 第58-59页 |
4.4 优化计算结果 | 第59-6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牵引式CVT正交试验设计及试验研究 | 第62-76页 |
5.1 正交试验方法概述 | 第62-63页 |
5.2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的确定及试验安排 | 第63-66页 |
5.2.1 试验因素与水平的确定 | 第63-64页 |
5.2.2 正交试验安排及仿真结果 | 第64-66页 |
5.3 参数影响分析 | 第66-70页 |
5.3.1 极差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3.2 水平趋势分析 | 第68-70页 |
5.4 优化结果分析 | 第70-7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6-77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