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会计师事务所对A公司实施的内部控制审计案例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.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方法 | 第8页 |
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8-10页 |
1.3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.3 文献评述 | 第11页 |
1.4 论文内容 | 第11-12页 |
2.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2-15页 |
2.1 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概念 | 第12-13页 |
2.1.1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| 第12页 |
2.1.2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| 第12-13页 |
2.1.3 内控审计和自我评价的关系 | 第13页 |
2.2 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分析 | 第13-15页 |
2.2.1 审计需求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2.2 协同理论 | 第14-15页 |
3.X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过程 | 第15-35页 |
3.1 案例背景 | 第15-17页 |
3.1.1 X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| 第15页 |
3.1.2 A公司简介 | 第15-16页 |
3.1.3 A公司所属行业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3.2 内部控制审计计划阶段 | 第17-19页 |
3.2.1 审计策略 | 第17-18页 |
3.2.2 重要性水平 | 第18-19页 |
3.3 内部控制审计实施阶段 | 第19-33页 |
3.3.1 企业层面内部控制审计过程 | 第19-21页 |
3.3.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过程 | 第21-33页 |
3.4 内部控制审计完成阶段 | 第33-35页 |
3.4.1 评价内部控制缺陷 | 第33页 |
3.4.2 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| 第33-35页 |
4.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5-43页 |
4.1 内控审计时间过短 | 第35-36页 |
4.2 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| 第36-39页 |
4.2.1 企业层面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| 第36页 |
4.2.2 业务层面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| 第36-39页 |
4.3 审计复核流于形式 | 第39-40页 |
4.4 审计底稿填制不规范 | 第40-42页 |
4.5 信息化审计程度不高 | 第42-43页 |
5.结论与启示 | 第43-49页 |
5.1 案例建议 | 第43-47页 |
5.1.1 合理安排内部控制审计时间 | 第43页 |
5.1.2 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| 第43-45页 |
5.1.3 落实三级复核流程 | 第45-46页 |
5.1.4 规范审计底稿的填制 | 第46页 |
5.1.5 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系统审计能力 | 第46-47页 |
5.2 研究结论 | 第47页 |
5.3 案例启示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