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.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3 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14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1 系统研究法 | 第14页 |
1.3.2 文献分析法 | 第14页 |
1.3.3 案例分析法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.4.2 论文框架 | 第15-17页 |
2.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| 第17-23页 |
2.1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本内涵 | 第17-20页 |
2.1.1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涵义 | 第17页 |
2.1.2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征 | 第17-18页 |
2.1.3 全过程跟踪审计与工程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的联系 | 第18-20页 |
2.2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3页 |
2.2.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| 第20页 |
2.2.2 成本控制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3 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理论 | 第21-23页 |
3. 杨浦334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案例介绍 | 第23-41页 |
3.1 杨浦334项目案例背景 | 第23-24页 |
3.1.1 杨浦334项目简介 | 第23页 |
3.1.2 G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情况简介 | 第23-24页 |
3.1.3 G公司内部审计相关管理制度与办法 | 第24页 |
3.2 杨浦334项目审计组审计概况 | 第24-28页 |
3.2.1 杨浦334项目审计组简介 | 第24-25页 |
3.2.2 杨浦334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案 | 第25-27页 |
3.2.3 杨浦334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 | 第27页 |
3.2.4 杨浦334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三个层面 | 第27-28页 |
3.3 杨浦334建设项目各个重要阶段跟踪审计内容 | 第28-39页 |
3.3.1 杨浦334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跟踪审计内容 | 第28-29页 |
3.3.2 杨浦334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跟踪审计内容 | 第29-30页 |
3.3.3 杨浦334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跟踪审计内容 | 第30-33页 |
3.3.4 杨浦334建设项目开工前准备阶段跟踪审计内容 | 第33-35页 |
3.3.5 杨浦334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内容 | 第35-37页 |
3.3.6 杨浦334建设项目竣工阶段跟踪审计内容 | 第37-39页 |
3.4 杨浦334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效 | 第39-41页 |
3.4.1 经济效益 | 第39页 |
3.4.2 管理效益 | 第39-40页 |
3.4.3 技术效益 | 第40-41页 |
4. 杨浦334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7页 |
4.1 项目整体层面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4.1.1 跟踪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| 第41页 |
4.1.2 审计结果执行度偏低 | 第41-42页 |
4.2 具体业务层面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4.2.1 材料审计范围狭窄 | 第42页 |
4.2.2 工程款支付审计存在纰漏 | 第42-43页 |
4.3 审计手段和方法存在弊端 | 第43-44页 |
4.3.1 审计技术水平低 | 第43页 |
4.3.2 审计活动缺乏必要的沟通 | 第43-44页 |
4.4 334 审计组人员的问题 | 第44-47页 |
4.4.1 审计人员配置数量不够 | 第44-45页 |
4.4.2 审计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审计工作需求 | 第45-47页 |
5. 杨浦334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化措施 | 第47-56页 |
5.1 项目整体层面的优化措施 | 第47-49页 |
5.1.1 实施建设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| 第47-48页 |
5.1.2 完善审计执行体系,重视跟踪审计成果 | 第48-49页 |
5.2 具体业务层面的优化措施 | 第49-52页 |
5.2.1 拓宽材料审计范围 | 第49-51页 |
5.2.2 优化工程款支付审计程序 | 第51-52页 |
5.3 改进审计手段和技术的优化措施 | 第52-54页 |
5.3.1 依托网络优势,开展信息化审计 | 第52-53页 |
5.3.2 加强审计沟通,完善沟通机制 | 第53-54页 |
5.4 提升审计组自身的优化措施 | 第54-56页 |
5.4.1 多渠道促进审计资源合理配置 | 第54页 |
5.4.2 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| 第54-56页 |
6.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7页 |
6.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6页 |
6.2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| 第56-57页 |
6.2.1 不足 | 第56页 |
6.2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