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微电子学、集成电路(IC)论文--专用集成电路论文

介电泳驱动球形粒子的运动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粒操纵技术简介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介电泳的粒子速度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2章 介电泳驱动球形粒子的运动速度研究第17-32页
    2.1 介电泳作用机理分析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粒子极化理论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介电泳作用机理及其受力情况第21-24页
    2.2 介电泳驱动球形微粒的速度研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粒子受力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粒子介电泳速度公式推导第27-28页
    2.3 介电泳速度影响因素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溶液电导率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溶液介电常数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场频率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3章 速度流道结构设计及仿真第32-50页
    3.1 静电场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几何模型建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电场模型选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仿真模型材料选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第35页
    3.2 仿真参数研究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▽|E|~2_H的仿真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介电泳速度的仿真研究第37-39页
    3.3 介电泳速度流道结构设计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常用电极结构对比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速度流道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3.4 新型流道内粒子速度的评价第47-4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4章 介电泳驱动球形粒子的实验研究第50-60页
    4.1 双曲线型电极加工第50-51页
    4.2 微流道设计加工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流道掩膜设计加工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光刻胶流道加工第51-53页
    4.3 介电泳实验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系统搭建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介电泳实验步骤第54页
    4.4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有无流道结构的速度分布对比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新型流道结构中粒子速度与相关参数的关系第56-5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RSSI的WSN定位算法优化及定位系统的实现
下一篇:游标型时间数字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