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20页 |
(一)选题依据 | 第9-10页 |
1.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2.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1.乡土资源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4页 |
2.乡土资源在幼儿园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7页 |
(三)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(四)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1.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| 第18页 |
2.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| 第18-19页 |
3.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| 第19-20页 |
二、研究设计 | 第20-24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(二)研究对象 | 第20-21页 |
(三)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文献法 | 第21页 |
2.访谈法 | 第21-24页 |
三、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的梳理及教育价值 | 第24-28页 |
(一)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的梳理 | 第24-26页 |
1.名胜古迹资源 | 第24页 |
2.民间文学及名人轶事资源 | 第24-25页 |
3.民间艺术资源 | 第25-26页 |
4.民间游戏资源 | 第26页 |
(二)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| 第26-28页 |
1.德育价值 | 第26页 |
2.智育价值 | 第26-27页 |
3.体育价值 | 第27页 |
4.美育价值 | 第27-28页 |
四、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A幼儿园中应用的分析 | 第28-46页 |
(一)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A幼儿园中应用的概括 | 第28-40页 |
1.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| 第29-33页 |
2.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应用 | 第33-35页 |
3.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游戏活动中的应用 | 第35-38页 |
4.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| 第38-40页 |
(二)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A幼儿园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2页 |
1.部分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被闲置 | 第40-41页 |
2.环境创设中的应用重班级轻幼儿园整体 | 第41页 |
3.应用的价值取向偏重于智育和德育忽视体育和美育 | 第41-42页 |
4.教师应用乡土文化资源时得不到多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| 第42页 |
(三)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A幼儿园中应用的影响因素 | 第42-46页 |
1.部分教师应用乡土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较低 | 第42-44页 |
2.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分歧 | 第44-46页 |
五、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在A幼儿园中应用的教育建议 | 第46-54页 |
(一)提升教师应用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| 第46-47页 |
1.提升教师应用乡土文化资源的认识 | 第46页 |
2.加强教师应用乡土文化资源能力的培训 | 第46-47页 |
(二)以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为素材进行环境创设 | 第47-49页 |
1.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突出乡土文化资源 | 第47-48页 |
2.班级的环境创设应注重幼儿的参与 | 第48-49页 |
(三)构建以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活动 | 第49-52页 |
1.根据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预设主题 | 第49页 |
2.建立以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网络图 | 第49-51页 |
3.开展以辽阳县乡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活动 | 第51-52页 |
(四)家园共育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应用 | 第52-54页 |
1.引导家长参与乡土文化资源的应用 | 第52-53页 |
2.家园合作搭建共育平台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