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. 序言 | 第7-13页 |
1.1 研究议题 | 第7-8页 |
1.2 理论依据——译者主体性 | 第8-9页 |
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| 第9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5 论文结构 | 第12-13页 |
2. 例证分析——Como agua para chocolate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| 第13-38页 |
2.1 小说名的翻译争议 | 第14-17页 |
2.2 多元化女性形象的再现 | 第17-29页 |
2.2.1 封建大家长——艾莱娜 | 第17-21页 |
2.2.2 软弱的顺从者、继承者——罗绍拉 | 第21-23页 |
2.2.3 始终不屈的"叛逆先锋"——赫特鲁迪斯 | 第23-24页 |
2.2.4 压迫中不断觉醒的抗争者——蒂塔 | 第24-29页 |
2.3 性别名词的处理 | 第29-32页 |
2.4 墨西哥特色文化知识的传达 | 第32-38页 |
2.4.1 开篇谚语"a la mesa y a la cama,una sola vez se llama"的译法 | 第32-33页 |
2.4.2 菜谱中特色食材的呈现 | 第33-35页 |
2.4.3 特色书籍文化涵义的传递 | 第35-38页 |
3. 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