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三、理论基础 | 第12-1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利条件 | 第15-21页 |
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涵义界定 | 第15-18页 |
一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二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| 第16-17页 |
三、相关概念辨析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的有利条件 | 第18-21页 |
一、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| 第18-19页 |
二、开放的环境、灵活的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传统文化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开发的传统文化资源分析 | 第21-32页 |
第一节 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分类 | 第21-22页 |
一、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 | 第21页 |
二、传统文化资源的基本种类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开发的传统文化资源 | 第22-32页 |
一、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| 第22-28页 |
二、课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| 第28-32页 |
第三章 传统文化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具体利用 | 第32-47页 |
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活动类型 | 第32页 |
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前准备工作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主要过程 | 第33-47页 |
一、选题指导,透视传统文化焦点 | 第33-36页 |
二、搜集材料,开阔传统文化视野 | 第36-38页 |
三、组织材料,加深传统文化体验 | 第38-39页 |
四、成果展示,捕捉传统文化精髓 | 第39-43页 |
五、评价过程,辩证认识传统文化 | 第43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附录1 | 第49-53页 |
附录2 | 第53-58页 |
附录3 | 第58-65页 |
后记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