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其审计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1.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选题背景及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11页 |
·现实需要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、思路及方法 | 第14-15页 |
2.舞弊及其相关理论 | 第15-20页 |
·舞弊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5-18页 |
·舞弊的定义 | 第15-16页 |
·舞弊的分类 | 第16-18页 |
·三因素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GONE 理论 | 第19页 |
·冰山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风险因子理论 | 第20页 |
3.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含义、特征及危害 | 第20-22页 |
·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含义 | 第20页 |
·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行为特征 | 第20-21页 |
·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危害 | 第21-22页 |
·不利于上市公司本身生存和发展 | 第21页 |
·不利于保护相关方的利益 | 第21-22页 |
·不利于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 | 第22页 |
·不利于社会诚信建设和经济秩序维护 | 第22页 |
4.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及动因分析 | 第22-29页 |
·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舞弊 | 第22-24页 |
·损益表项目的舞弊 | 第24-25页 |
·现金流量表的舞弊 | 第25页 |
·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动因分析 | 第25-29页 |
·取得上市资格吸纳资金 | 第25-26页 |
·避免退市的考虑 | 第26-27页 |
·提高股票发行价格 | 第27页 |
·继续融资的需求 | 第27-28页 |
·骗取银行授信等级和授信额度 | 第28-29页 |
5.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案例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案情简介 | 第29-30页 |
·银广夏的利润表舞弊 | 第29页 |
·银广夏利润表舞弊的手段 | 第29-30页 |
·银广夏利润表舞弊的目的 | 第30页 |
·案例启示 | 第30-32页 |
·建立新的监管模式 | 第30-31页 |
·建立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机制 | 第31页 |
·建立具有法律地位的会计、审计专业判断委员会 | 第31页 |
·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| 第31页 |
·宣传“零基判断”的理念 | 第31-32页 |
·制定严格的法规,禁止并严惩销毁会计资料者 | 第32页 |
6.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 | 第32-41页 |
·明确审计目标 | 第32-35页 |
·查错揭弊---财务审计永恒的主题 | 第32-33页 |
·纠错查弊----报表审计现实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·强调职业理念 | 第35-37页 |
·职业谨慎 | 第35页 |
·职业怀疑 | 第35页 |
·职业判断 | 第35-36页 |
·“关注奇异”的思维 | 第36-37页 |
·规范审计程序 | 第37-39页 |
·关注舞弊预兆的信号 | 第37页 |
·风险评估 | 第37-38页 |
·制定审计计划 | 第38页 |
·实施审计 | 第38-39页 |
·加强审计防范 | 第39-41页 |
·健全内部控制制度,强化内部审计 | 第39页 |
·加强民间审计监管,提高职业质量 | 第39页 |
·完善相关法制建设,加大执法力度 | 第39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