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试论昆山地方文化渗透高中语文教学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3页
 一、写作缘起第9-10页
 二、概念阐释第10页
 三、文献综述第10-13页
第一章 昆山地方文化渗透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第13-26页
 第一节 昆山地方文化及其特征第13-16页
  一、昆山地方文化的内涵第13页
  二、昆山地方文化的特征第13-16页
 第二节 昆山地方文化渗透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依据第16-21页
  一、高中语文教学忽视地方文化的反思第16-18页
  二、昆山地方文化语文教育功能第18-21页
 第三节 《昆山地方文化校本教材》开发及编写设想第21-25页
  一、目标设定和编写依据第21-22页
  二、教材的总体设计第22页
  三、教材的呈现方式第22-23页
  四、教材的目录展示第23-25页
 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二章 昆山地方文化校本教材阅读教学的实施构想第26-42页
 第一节 地方文化渗透阅读教学的价值分析第26-30页
  一、高中生阅读现状调查第26-29页
  二、阅读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的价值第29-30页
 第二节 阅读教学渗透昆山文化的途径第30-33页
  一、课堂阅读教学的昆山文化价值生成第30-32页
  二、课外阅读活动的昆山文化价值生成第32-33页
 第三节 “‘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’——我读顾炎武”阅读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第33-41页
  一、“‘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’——我读顾炎武”阅读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构想第33-35页
  二、“‘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’——我读顾炎武”阅读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第35-40页
  三、分析评价第40-41页
 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 昆山地方文化校本教材作文教学的实施构想第42-59页
 第一节 地方文化渗透作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第42-45页
  一、高中生写作现状调查第42-44页
  二、作文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的可行性第44-45页
 第二节 地方文化写作资源的开发第45-50页
  一、题材选择第45-47页
  二、理论指导第47-48页
  三、词汇衍生第48-50页
 第三节 “‘从细微处见真情’谈归有光散文细节描写对写作的指导”案例分析第50-58页
  一、“‘从细微处见真情’归有光散文细节描写对写作的指导”实施构想第50-51页
  二、“‘从细微处见真情’归有光散文细节描写对写作的指导”实施过程第51-56页
  三、教后反思第56-58页
 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四章 新昆山文化使语文课程资源趋于丰富第59-68页
 第一节 新昆山文化发展概况第59-63页
  一、城市化进程中乡土情结的郁结第59-61页
  二、移民浪潮下呈现多元文化趋势第61-62页
  三、政府参与打造昆山文化新形象第62-63页
 第二节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对策略第63-67页
  一、弘扬民族文化 继承与创新第64-65页
  二、理解多元文化 博采与甄别第65-67页
  三、吸取外来文化 补充与丰富第67页
 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结语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第72-73页
后记第73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名著阅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
下一篇:农村薄弱高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