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前言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3页 |
1.3 本研究的目的、理论和实践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 本研究待解决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2 概念界定 | 第15-19页 |
2.1 医疗暴力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2.2 医院人文管理的概念 | 第16-19页 |
2.2.1 人文管理的提出 | 第16-17页 |
2.2.2 医院人文管理的特征及定义 | 第17-19页 |
3 资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3.1 资料来源 | 第19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3.3 数据录入与处理 | 第20-21页 |
4 医疗暴力事件数据统计结果 | 第21-29页 |
4.1 医疗暴力事件发生的区域、时间及医疗机构级别情况 | 第21-24页 |
4.1.1 我国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医疗暴力事件发生情况 | 第21-23页 |
4.1.2 我国2000年-2015 年医疗暴力事件发生情况 | 第23页 |
4.1.3 发生医疗暴力的医疗机构级别、科室及构成 | 第23-24页 |
4.2 医疗暴力事件的原因及导致结果情况及分类 | 第24-29页 |
4.2.1 发生医疗暴力事件的原因及构成 | 第24-26页 |
4.2.2 医疗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情况及构成 | 第26-27页 |
4.2.3 医疗暴力造成的人体损伤程度分类及构成 | 第27-29页 |
5 医疗暴力情况分析与讨论 | 第29-44页 |
5.1 医院层面 | 第29-32页 |
5.1.1 三级医院发生医疗暴力事件数最多 | 第29-30页 |
5.1.2 急诊科最易发生医疗暴力 | 第30-31页 |
5.1.3 医患沟通不到位,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 | 第31-32页 |
5.2 医院与患者层面 | 第32-39页 |
5.2.1 不满意诊疗效果 | 第32-34页 |
5.2.2 不信任医务人员 | 第34-36页 |
5.2.3 患者死亡引发医疗暴力 | 第36-38页 |
5.2.4 排队/插队/挂号问题 | 第38页 |
5.2.5 处置不及时被打 | 第38页 |
5.2.6 侵犯患者隐私 | 第38-39页 |
5.3 患者层面 | 第39-40页 |
5.3.1 职业医闹打砸医院 | 第39-40页 |
5.3.2 患者或家属饮酒 | 第40页 |
5.3.3 精神病患者殴打医务人员 | 第40页 |
5.4 政府及社会层面 | 第40-42页 |
5.4.1 医疗暴力集中发生于顶级医疗资源分布区 | 第40-41页 |
5.4.2 医疗暴力发生数量从2013年开始递增 | 第41-42页 |
5.5 医疗暴力造成的危害 | 第42-43页 |
总结 | 第43-44页 |
6 人文管理措施解决医疗暴力问题 | 第44-56页 |
6.1 情感化管理 | 第44-47页 |
6.1.1 平衡患者期望值,提高其满意度 | 第44-45页 |
6.1.2 真实、真诚、相互理解的人性化交流模式 | 第45-46页 |
6.1.3 医院成立医护人员心理评估及安全疏导委员会 | 第46-47页 |
6.2 民主管理 | 第47页 |
6.2.1 卫生信息公开,构建“阳光医院” | 第47页 |
6.2.2 尊重患者隐私权 | 第47页 |
6.3 自主管理 | 第47-49页 |
6.3.1 各专科自主制定防暴、制暴方案 | 第47-48页 |
6.3.2 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并形成自律性 | 第48-49页 |
6.4 人才管理 | 第49-51页 |
6.4.1 人才培养管理 | 第49页 |
6.4.2 人才收入管理 | 第49-51页 |
6.5 文化管理 | 第51-56页 |
6.5.1 显性文化管理 | 第51-54页 |
6.5.2 隐性文化管理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4页 |
综述 医院人文管理视角下医疗暴力问题研究进展 | 第6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