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15页 |
0.1 研究对象 | 第7页 |
0.2 选题理由 | 第7-8页 |
0.3 理论来源 | 第8页 |
0.4 语料来源 | 第8页 |
0.5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5页 |
第一章 推拉类动词的句法考察 | 第15-27页 |
1.1 推拉类手部动词的句法特征 | 第15-20页 |
1.1.1 谓语位置上的推拉类动词 | 第17-18页 |
1.1.2 定语位置上的推拉类动词 | 第18-19页 |
1.1.3 主语和宾语位置上的推拉类动词 | 第19-20页 |
1.2 推拉类动词所带宾语情况考察 | 第20-22页 |
1.2.1 推拉类动词各成员所带宾语的结构类型 | 第20-21页 |
1.2.2 推拉类动词各成员所带宾语的语义类别 | 第21-22页 |
1.3 推拉类动词所带补语的情况考察 | 第22-25页 |
1.3.1 数量补语 | 第22-23页 |
1.3.2 结果补语 | 第23-24页 |
1.3.3 趋向补语 | 第24-25页 |
1.4 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推拉类动词的语义研究 | 第27-42页 |
2.1 推拉类动词的共有语义属性 | 第27-28页 |
2.1.1 参与部位 | 第27-28页 |
2.1.2 动作目的 | 第28页 |
2.1.3 动作发出的方向 | 第28页 |
2.1.4 所带宾语 | 第28页 |
2.1.5 共有语义属性概括 | 第28页 |
2.2 推拉类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 | 第28-41页 |
2.2.1 “推”语义特征的提取 | 第28-30页 |
2.2.2 “抻”语义特征的提取 | 第30-32页 |
2.2.3 “扯”语义特征的提取 | 第32-34页 |
2.2.4 “拽”语义特征的提取 | 第34-36页 |
2.2.5 “拖”语义特征的提取 | 第36-38页 |
2.2.6 “拉”语义特征的提取 | 第38-39页 |
2.2.7 “揪”语义特征的提取 | 第39-41页 |
2.3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推拉类动词的语用特点 | 第42-48页 |
3.1 推拉类动词的常见辞格 | 第42-43页 |
3.1.1 推拉类动词的比喻用法 | 第42页 |
3.1.2 推拉类动词的拟人用法 | 第42-43页 |
3.2 推拉类动词的语体色彩 | 第43-46页 |
3.2.1 推拉类动词在语体上分布的不均衡性 | 第44-45页 |
3.2.2 推拉类动词在语体上分布的不均衡性的原因 | 第45-46页 |
3.3 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手部动词到口部动词的转变及成因 | 第48-55页 |
4.1 从手部动词到口部动词的历时演变 | 第48-51页 |
4.1.1 “扯”的历时演变 | 第48-49页 |
4.1.2 “拉”的历时演变 | 第49-51页 |
4.2 从手部动词演变为口部动词的成因 | 第51-53页 |
4.2.1 手部动词和口部动词发生隐喻的基础 | 第51页 |
4.2.2 两个语义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| 第51-53页 |
4.3 表示言说义的一般形式 | 第53-54页 |
4.3.1 与具有言说义的动词性成分组合 | 第53-54页 |
4.3.2 与表示言说义的名词性成分组合 | 第54页 |
4.4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