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宁武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》的音乐探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2页 |
(一)选题缘由 | 第8页 |
(二)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(三)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0页 |
(四)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五)创新体现 | 第11-12页 |
一、杜宁武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》的创作背景 | 第12-14页 |
(一)杜宁武及其音乐作品 | 第12-13页 |
1.杜宁武简介 | 第12-13页 |
2.杜宁武音乐作品 | 第13页 |
(二)杜宁武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》的创作背景 | 第13-14页 |
二、杜宁武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》音乐本体分析 | 第14-31页 |
(一)曲式分析 | 第14-23页 |
1.一段体 | 第14-16页 |
2.二段体 | 第16-18页 |
3.三段体及多段体 | 第18-23页 |
(二)和声分析 | 第23-28页 |
1.三度叠置和弦 | 第24-25页 |
2.非三度叠置和弦 | 第25-26页 |
3.特色和声进行 | 第26-28页 |
(三)调式调性分析 | 第28-31页 |
1.转调 | 第28-29页 |
2.移调 | 第29-31页 |
三、杜宁武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》的演奏诠释 | 第31-63页 |
(一)节奏 | 第31-33页 |
1.丰富多变的节奏 | 第31-32页 |
2.弹性节拍 | 第32-33页 |
(二)旋律 | 第33-37页 |
1.抒情性旋律 | 第33-35页 |
2.卡农式旋律 | 第35-37页 |
(三)力度与速度 | 第37-44页 |
1.力度 | 第37-42页 |
2.速度 | 第42-44页 |
(四)触键与音色 | 第44-50页 |
1.触键 | 第44-48页 |
2.音色 | 第48-50页 |
(五)指法运用 | 第50-54页 |
1.五声音阶及琶音 | 第50-52页 |
2.五声音程及和弦 | 第52-54页 |
(六)句法与情绪转换 | 第54-58页 |
1.句法 | 第54-55页 |
2.情绪转换 | 第55-58页 |
(七)踏板的运用 | 第58-63页 |
1.延音踏板 | 第58-60页 |
2.弱音踏板 | 第60-61页 |
3.持续音踏板 | 第61-63页 |
四、杜宁武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》的音乐文化印记 | 第63-70页 |
(一)淡泊纯净的意境 | 第63-64页 |
(二)色彩斑斓的想象 | 第64-66页 |
(三)诗词音乐的具象 | 第66-68页 |
(四)多元融合的和谐 | 第68-70页 |
结语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附录一 杜宁武教授访谈录 | 第73-75页 |
附录二 外国钢琴前奏曲 | 第75-88页 |
附录三 中国钢琴前奏曲 | 第88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