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其他发酵工业论文

锁掷酵母联产油脂和胞外多糖的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微生物油脂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产油微生物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微生物油脂的生产原料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类胡萝卜素的功能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锁掷酵母中的类胡萝卜素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微生物多糖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生物多糖的生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功能第18-19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立题依据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9-21页
第二章 锁掷酵母油脂和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优化第21-31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1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试剂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仪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培养基配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菌体培养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胞外多糖和酵母油脂的提取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分析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温度和pH对锁掷酵母生长的影响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葡萄糖初始浓度对酵母油脂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有机氮源对胞外多糖和酵母油脂产量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无机氮源对酵母油脂产量的影响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补料分批发酵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发酵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变化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锁掷酵母油脂中的营养成分分析第31-44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1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剂和仪器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酵母油脂提取方法的选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硅胶柱分离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酵母油脂中主要成分的鉴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锁掷酵母油脂中甘油三酯和麦角固醇酯的脂肪酸组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酵母油脂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3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酵母油脂提取方法的优化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酵母油脂中主要成分的分离鉴定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酵母油脂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酵母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酵母油脂的营养成分第42-4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 锁掷酵母胞外多糖的分子特性及结构第44-63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4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试剂和仪器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锁掷酵母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大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胞外多糖分子形貌的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元素组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胞外多糖的去乙酰基和磷酸基方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多糖的甲基化方法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多糖的核磁分析第4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6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分子量分布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胞外多糖的分子形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胞外多糖的元素组成和单糖组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胞外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胞外多糖的甲基化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胞外多糖的核磁分析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胞外多糖的取代基第59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五章 锁掷酵母胞外多糖的流变学性质第63-71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63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要材料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剂和仪器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剪切速率对表观粘度的影响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不同盐离子浓度对表观粘度的影响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锁掷酵母多糖的触变性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锁掷酵母多糖的动态力学实验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温度对锁掷酵母多糖流变特性的影响第64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64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剪切速率对表观粘度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不同盐离子浓度对表观粘度的影响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锁掷酵母多糖的触变性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锁掷酵母多糖的动态力学实验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温度对锁掷酵母多糖流变特性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 锁掷酵母油脂和胞外多糖的功能性实验第71-78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71页
    6.2 材料与方法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主要材料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试剂和仪器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锁掷酵母中类胡萝卜素对ABTS残基的清除活性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锁掷酵母中类胡萝卜素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锁掷酵母中类胡萝卜素对t-Booh引起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锁掷酵母胞外多糖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7 锁掷酵母胞外多糖对TB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8 锁掷酵母胞外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.7 增殖的促进作用第73页
    6.3 结果与讨论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酵母油中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锁掷酵母中类胡萝卜素对t-Booh引起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胞外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胞外多糖的免疫活性第76-77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主要结论与展望第78-80页
论文主要创新点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91页
附录: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合成甾体药物中间体ADD和TS
下一篇:重组大肠杆菌D-1,2,4-丁三醇合成中副产物途径的敲除及关键酶的强化表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