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获取模式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--基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·技术获取模式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8页 |
·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5页 |
·技术获取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获取模式的分类 | 第16页 |
·技术获取模式的影响因素 | 第16-18页 |
·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0页 |
·组织学习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吸收能力的内涵 | 第19页 |
·吸收能力的研究综述 | 第19-20页 |
·高技术产业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3页 |
·内生增长理论 | 第20页 |
·产业创新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高技术产业研究综述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3-33页 |
·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| 第23页 |
·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| 第23-25页 |
·起步阶段 | 第23-24页 |
·成长阶段 | 第24页 |
·快速发展阶段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| 第25-31页 |
·产业规模 | 第25-28页 |
·技术创新投入状况 | 第28-29页 |
·技术创新产出状况 | 第29-31页 |
·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特点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概念模型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概念模型 | 第33-34页 |
·技术获取模式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| 第34-36页 |
·内部获取模式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| 第35页 |
·外部获取模式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| 第35-36页 |
·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| 第36-37页 |
第5章 技术获取模式对产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| 第37-47页 |
·计量模型构建 | 第37-38页 |
·变量选取 | 第38-40页 |
·内部技术获取投入与外部技术获取投入 | 第38-39页 |
·产出、物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 | 第39页 |
·吸收能力 | 第39-40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0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40-47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40-41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41-47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7页 |
·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工作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