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《现汉》第五、六版中方言词对比统计分析 | 第10-32页 |
第一节 未作改动的方言词 | 第10-11页 |
一、保留方言词目 | 第10-11页 |
二、保留方言义项 | 第11页 |
第二节 增加的方言词 | 第11-12页 |
一、增加方言词目 | 第11-12页 |
二、增加方言义项 | 第12页 |
第三节 删除的方言词 | 第12-13页 |
一、删除方言词目 | 第12-13页 |
二、删除方言义项 | 第13页 |
第四节 调整的方言词 | 第13-19页 |
一、“方”变“普” | 第13-15页 |
二、“普”变“方” | 第15-16页 |
三、<方>变<口> | 第16-18页 |
四、<口>变<方> | 第18-19页 |
五、<书>变<方> | 第19页 |
第五节 第六版《现汉》方言词收录特点 | 第19-32页 |
一、稳固性 | 第19-20页 |
二、时代性 | 第20-22页 |
三、规范性 | 第22-32页 |
第二章 第六版《现汉》方言词目增、删的依据之考察 | 第32-41页 |
第一节 《现汉》中新增方言词的依据之考察 | 第32-35页 |
一、使用区域考察 | 第33-34页 |
二、使用频率考察 | 第34页 |
三、补充性考察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《现汉》中删除方言词的依据之考察 | 第35-37页 |
一、使用区域考察 | 第35-36页 |
二、使用频率考察 | 第36-37页 |
三、补充价值考察 | 第37页 |
第三节 第六版《现汉》增、删方言词的依据之对比分析 | 第37-41页 |
一、使用区域对比 | 第37-38页 |
二、使用频率对比 | 第38-39页 |
三、补充性原则对比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第六版《现汉》调整方言词目的依据之考察 | 第41-53页 |
第一节 方言词目变普通话词目依据之考察 | 第41-46页 |
一、基本状况分析 | 第41-42页 |
二、由方变普依据分析 | 第42-46页 |
第二节 普通话词目变方言词目依据之考察 | 第46-50页 |
一、基本状况分析 | 第46-47页 |
二、普通话词目变方言词目依据之考察 | 第47-50页 |
第三节 第六版《现汉》方言词目调整依据之对比分析 | 第50-53页 |
一、使用区域对比 | 第50-51页 |
二、使用频率对比 | 第51页 |
三、方言色彩义原则对比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第六版《现汉》收录方言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| 第53-64页 |
第一节 《现汉》收录方言词存在的问题 | 第53-61页 |
一、增删方言词目存在的问题 | 第53-56页 |
二、调整方言词目存在的问题 | 第56-58页 |
三、其他方面的问题 | 第58-61页 |
第二节 改进意见和建议 | 第61-64页 |
一、增、删<方>标志的建议 | 第61-63页 |
二、“普方”之间调整的建议 | 第63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附录 | 第69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