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车辆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--走行部分论文

城际动车组车轮疲劳强度与寿命评估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外车轮相关标准第10-12页
     ·UIC510-5 和BS EN 13979-1 标准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美国AAR S660标准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车轮疲劳强度研究发展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·车轮疲劳失效的主要形式第14-17页
   ·本文主要工作第17-18页
第二章 有限元法和疲劳评价分析方法第18-26页
   ·有限元法理论及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法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法应用软件第19-20页
   ·疲劳强度评价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·单轴疲劳准则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多轴疲劳准则第21-23页
   ·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名义应力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局部应力应变法第24页
     ·应力场强法第24-25页
 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 车轮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6-33页
   ·车轮模型介绍第26-27页
   ·车轮车轴过盈配合有限元模型第27-30页
     ·车轮车轴有限元建模第27-29页
     ·过盈配合有限元建模第29-30页
   ·约束与载荷工况第30-32页
 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四章 车轮静强度校核及应力分析第33-58页
     ·不同过盈配合对应力的影响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·过盈配合应力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分析结论第35-36页
   ·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应力分析第36-56页
     ·新轮不同工况Von Mises应力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·磨耗轮不同工况的Von Mises应力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新轮与磨耗轮的Von Mises应力对比第43页
     ·新轮不同工况第一、第三主应力分析第43-50页
     ·磨耗轮不同工况第一、第三主应力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  ·新轮和磨耗轮的第一、第三主应力对比第56页
   ·结论第56-57页
 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 车轮疲劳强度分析与寿命评估第58-84页
   ·疲劳评估点的选取第58-61页
     ·辐板上评估点的选取第58-60页
     ·辐板孔上评估点的选取第60-61页
   ·疲劳评估准则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车轮辐板的评估准则第61页
     ·车轮辐板孔的评估准则第61-62页
   ·计算结果及疲劳强度分析第62-81页
     ·新轮辐板疲劳强度分析第62-69页
     ·新轮辐板孔疲劳强度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·磨耗轮辐板疲劳强度分析第72-78页
     ·磨耗轮辐板孔疲劳强度分析第78-81页
   ·车轮疲劳寿命评估第81-83页
 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结论第84-85页
展望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载列车拨车机牵引载荷的仿真计算
下一篇:高铁车辆横向振动耦合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