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二、 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3页 |
(一) 理论价值 | 第10-11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5页 |
一、 语文公开课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(一) 国外公开课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二) 国内语文公开课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二、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| 第18-25页 |
(一)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(二) 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第二章 研究设计 | 第25-35页 |
一、 概念界定 | 第25-28页 |
(一) 语文公开课的界定 | 第25-26页 |
(二) 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| 第26-28页 |
二、 研究问题 | 第28-29页 |
三、 研究思路 | 第29-30页 |
四、 研究方法 | 第30-35页 |
(一) 个案研究的定义 | 第30页 |
(二) 个案研究的理由 | 第30页 |
(三) 研究对象 | 第30-31页 |
(四) 资料的搜集 | 第31-35页 |
第三章 个案呈现与描述 | 第35-53页 |
一、 成熟型语文教师个案 | 第35-42页 |
(一) 从瓜地到讲台:世间最遥远的的距离 | 第35-36页 |
(二) 从全校到全国:语文公开课是最好的“舞台” | 第36-38页 |
(三) 从失败到成功:语文公开课是最好的“试金石” | 第38-39页 |
(四) 从教师到名师:语文公开课是最好的“催化剂” | 第39-41页 |
(五) 从主角到观众:语文公开课是最好的“窗口” | 第41-42页 |
二、 骨干型语文教师个案 | 第42-47页 |
(一) 备公开课:她在高强度中成长 | 第42-44页 |
(二) 上公开课:她在聚光灯下绽放 | 第44-45页 |
(三) 课后反思:她走在思考的路上 | 第45-46页 |
(四) 谈公开课:价值和争议并存 | 第46-47页 |
三、 青年型语文教师个案 | 第47-53页 |
(一) 听课:她在不同的声音中受益 | 第47-49页 |
(二) 上课:她在风雨之后见彩虹 | 第49-51页 |
(三) 评课:她在质疑与鼓励中前行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探讨 | 第53-71页 |
一、 语文公开课与教师专业情意 | 第53-56页 |
(一) 语文公开课让教师坚定对语文教育的信念 | 第54页 |
(二) 语文公开课增强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可 | 第54-55页 |
(三) 语文公开课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气质 | 第55页 |
(四)语文公开课陶冶教师的专业情操 | 第55-56页 |
二、 语文公开课与教师专业知识 | 第56-60页 |
(一) 语文公开课促进教师学科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积累 | 第57-58页 |
(二) 语文公开课激发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兴趣 | 第58页 |
(三) 语文公开课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| 第58-59页 |
(四) 语文公开课生成教师个人的实践经验 | 第59-60页 |
三、 语文公开课与教师专业能力 | 第60-65页 |
(一) 语文公开课有效提升教师的基础能力 | 第61-62页 |
(二) 语文公开课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| 第62-63页 |
(三) 语文公开课提升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 | 第63-64页 |
(四) 语文公开课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| 第64-65页 |
四、 语文公开课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| 第65-68页 |
(一) 语文公开课营造危机感唤醒教师专业自觉意识 | 第66页 |
(二) 语文公开课让教师认识自我形成专业规划意识 | 第66-67页 |
(三) 语文公开课构建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环境 | 第67页 |
(四) 语文公开课让教师在反思中形成自主发展意识 | 第67-68页 |
(五) 语文公开课以行动研究促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发展 | 第68页 |
五、 语文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| 第68-71页 |
(一) 功利化的公开课不利于教师形成专业情意 | 第69页 |
(二) 偏离教研的公开课无法提升反思和科研能力 | 第69页 |
(三) 缺少科学性的的评价误导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| 第69-71页 |
第五章 研究启示与建议 | 第71-81页 |
一、 语文公开课应构建真实自然的课堂 | 第71-72页 |
二、 语文公开课应回归教学研究的本质 | 第72-74页 |
三、 语文公开课应该与常态课形异神合 | 第74页 |
四、 语文公开课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| 第74-76页 |
五、 建立合理完善的语文教师培训制度 | 第76-77页 |
六、 努力推动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| 第77-81页 |
结语 | 第81-83页 |
附录1:访谈提纲 | 第83-85页 |
附录2:访谈记录 | 第85-97页 |
注释 | 第97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