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6页 |
| 1 引言 | 第6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6-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6-7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方案 | 第9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| ·本文结构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重点 | 第13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| 2 内部资本市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4-24页 |
| ·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·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的国外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的国内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性研究 | 第16-23页 |
| ·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性的国外研究 | 第16-20页 |
| ·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性的国内研究 | 第20-23页 |
| ·文献述评 | 第23-24页 |
| 3 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| ·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4页 |
| 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4-25页 |
| 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5-27页 |
| ·股东——管理层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5页 |
| ·控股股东——中小股东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| ·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6-27页 |
| 4 研究设计 | 第27-35页 |
| ·假设提出 | 第27-29页 |
| ·常态经济运行环境下系族企业和非系族企业投资决策的差异 | 第27-28页 |
| ·金融危机冲击对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作用发挥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·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·模型设计 | 第29-32页 |
| ·主要变量的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模型分析 | 第33页 |
| ·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| 第33-35页 |
| 5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| 第35-47页 |
| ·描述性统计 | 第35-38页 |
| ·主要变量差异的 Z 统计检验和 T 统计检验 | 第38-41页 |
| ·相关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回归分析 | 第42-47页 |
| ·国有非系族企业和国有系族企业的资本配置的差异 | 第42-44页 |
| ·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变化 | 第44-47页 |
| 6 结论、启示及局限性 | 第47-51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·本文启示 | 第48-49页 |
| ·本文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 | 第49-51页 |
| ·本文的局限性 | 第49-50页 |
| ·进一步研究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附录Ⅰ | 第55-57页 |
| 附录Ⅱ | 第57-5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