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2页 |
·关于人体隐喻词语探究的理论 | 第9-11页 |
·探究方法、语料来源 | 第11-12页 |
2 人体器官、部位与客观事物之间的隐喻现象 | 第12-20页 |
·人体器官、部位 | 第12页 |
·人体器官、部位投射于客观事物形成拟人隐喻词 | 第12-14页 |
·拟人隐喻词理论简介 | 第12-13页 |
·拟人隐喻词列表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客观事物投射于人体器官、部位形成拟物隐喻词 | 第14-16页 |
·拟物隐喻词理论简介 | 第14-15页 |
·拟物隐喻词列表分析 | 第15-16页 |
·人体器官、部位与客观事物间隐喻的认知基础 | 第16-17页 |
·拟人隐喻词与拟物隐喻词的构词特点 | 第17-20页 |
·人体隐喻词语的复合性与汉语自身的特点直接相关 | 第18页 |
·人体隐喻词语的复合性与隐喻思维密不可分 | 第18-20页 |
3 人体器官、部位与抽象域事物之间的隐喻现象 | 第20-29页 |
·人体器官、部位词语相结合表达感觉、感情等抽象概念 | 第20-24页 |
·“情感是人体颜色”的隐喻表达 | 第22页 |
·“情感是人体温度”的隐喻表达 | 第22-23页 |
·“情感是人体体态变化”的隐喻表达 | 第23-24页 |
·人体词语与方位词语相结合表达时间等概念 | 第24-26页 |
·人体器官、部位词语相结合产生隐喻义的原因 | 第26-28页 |
·关系模式 | 第27页 |
·功能模式 | 第27页 |
·位置模式 | 第27页 |
·地位模式 | 第27-28页 |
·人体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 | 第28-29页 |
4 人体词语隐喻化的价值 | 第29-31页 |
·人体词语隐喻化顺应了人们认知的特点 | 第29-30页 |
·人体词语隐喻化符合语言的简约、经济原则 | 第30页 |
·人体词语隐喻化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| 第30-31页 |
5 结语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5页 |
致谢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