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43页 |
第一节 关于选题 | 第15-25页 |
一、选题缘起 | 第15页 |
二、学术前史 | 第15-23页 |
三、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内地会与近代西北基督教的发展 | 第25-43页 |
一、内地会的成立与发展 | 第25-32页 |
二、内地会在近代西北基督教历史上的地位 | 第32-43页 |
第二章 内地会传教士对西北穆斯林传教活动的探索与兴起阶段(1876-1910) | 第43-93页 |
第一节 传教十在西北的旅行布道及其与穆斯林的相遇(1876-1884) | 第44-60页 |
一、传教士的陕西之行及其与陕西穆斯林的首次相遇 | 第44-45页 |
二、传教士的陕甘之行及其与甘肃穆斯林的首次相遇 | 第45-48页 |
三、秦州传教站的设立及传教士与青海穆斯林的首次相遇 | 第48-54页 |
四、汉中传教站的设立与秦州传教站的穆宣活动 | 第54-60页 |
第二节 各传教站的穆宣尝试及穆宣专门化主张的提出(1885-1894) | 第60-68页 |
一、西北内地会的发展 | 第60-62页 |
二、秦州传教站的穆宣活动 | 第62-63页 |
三、西宁传教站的建立及其穆宣工作 | 第63-65页 |
四、宁夏传教站的建立及其穆宣工作 | 第65-67页 |
五、穆宣工作专门化观点的提出 | 第67-68页 |
第三节 光绪乙未河湟起义与基督教在西北的传播(1895-1899) | 第68-77页 |
一、光绪乙未河湟起义 | 第68-70页 |
二、起义中的内地会传教士 | 第70-72页 |
三、起义对内地会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四、起义对西北基督教传播格局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五、起义后专职传教士技能要求的提出 | 第74-77页 |
第四节 20世纪初的西北内地会及其穆宣活动的兴起(1900-1910) | 第77-91页 |
一、义和团运动中的西北内地会 | 第77-79页 |
二、西北内地会的恢复与发展 | 第79-80页 |
三、内地会对西北穆斯林传教活动的兴起 | 第80-9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1-93页 |
第三章 内地会对西北穆斯林传教活动的发展阶段(1911-1926) | 第93-117页 |
第一节 专门机构的建立与专职传教士的出现 | 第93-98页 |
一、一批投身西北穆斯林宣教事业的传教士 | 第94页 |
二、甘肃穆斯林委员会的成立 | 第94-96页 |
三、专职传教上的出现 | 第96-97页 |
四、中国传道人的作用 | 第97-98页 |
第二节 西北各省穆斯林传教活动概况 | 第98-104页 |
一、拥有众多穆宣中心的甘肃 | 第98-101页 |
二、三位传教十在新疆的穆宣活动 | 第101-103页 |
三、零星的陕西穆宣活动 | 第103-104页 |
第三节 向西北穆斯林宣教的骨干人物 | 第104-116页 |
一、西北穆斯林研究专家安献令 | 第104-107页 |
二、践行父亲遗志的濮马可 | 第107-112页 |
三、医疗宣教士金品三 | 第112-11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16-117页 |
第四章 内地会对西北穆斯林传教活动的兴盛阶段(1927-1935) | 第117-143页 |
第一节 一批新传教士与穆斯林宣教中心的出现 | 第117-120页 |
一、一批新传教士的到来 | 第117-119页 |
二、一批新穆斯林宣教中心的出现 | 第119页 |
三、中国传道人的传教热情 | 第119-120页 |
第二节 中国穆民交际会与内地会对西北穆斯林传教活动的发展 | 第120-127页 |
一、中国穆民交际会与西北内地会的关系 | 第120-124页 |
二、知味果、毕敬士对西北的考察活动 | 第124-127页 |
第三节 西北各省穆斯林宣教情况 | 第127-135页 |
一、分省后的甘肃穆宣 | 第127-129页 |
二、青海的变化 | 第129-131页 |
三、宁夏的发展 | 第131-133页 |
四、新疆的大发展 | 第133-135页 |
第四节 向西北穆斯林传教的重要人物 | 第135-142页 |
一、穆宣专家海春深 | 第135-137页 |
二、穆宣女传教士濮氏母女 | 第137-141页 |
三、辗转甘宁青名地的席德思 | 第141-14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42-143页 |
第五章 内地会对西北穆斯林传教活动的衰亡阶段(1936-1951) | 第143-158页 |
第一节 内地会传教士撤出新疆 | 第143-151页 |
一、新疆局势的恶化与女传教士的离开 | 第144-145页 |
二、传教士的撤离与盛世才政府的驱逐 | 第145-147页 |
三、内地会重返新疆的努力与中国传道人在新疆的活动 | 第147-151页 |
第二节 甘宁青穆斯林传教情况 | 第151-156页 |
一、甘肃穆宣的衰落 | 第151-153页 |
二、断断续续的宁夏穆宣活动 | 第153-154页 |
三、海春深与青海的穆宣活动 | 第154-15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6-158页 |
第六章 内地会在西北的社会事业 | 第158-181页 |
第一节 医疗卫生事业 | 第158-170页 |
一、博德恩纪念医院 | 第158-166页 |
二、兰州麻风病医院与河州医院 | 第166-169页 |
三、圣光医院 | 第169-170页 |
第二节 教育文化与慈善救济事业 | 第170-180页 |
一、教育文化事业 | 第170-178页 |
二、慈善救济事业 | 第178-18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80-181页 |
第七章 结语:内地会对西北穆斯林传教活动的影响 | 第181-186页 |
一、冲击与回应:穆宣活动与近代西北穆斯林的革新运动 | 第182-183页 |
二、改造与被造:穆宣活动与传教士的命运 | 第183-184页 |
三、历史不自觉的工具:穆宣活动和中西交往与认识的途径 | 第184-186页 |
附录 | 第186-2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0-212页 |
致谢 | 第2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