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国内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研究综述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概述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0-15页 |
1. 关于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编写原则的讨论 | 第10-11页 |
2. 关于语文教材助学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研究 | 第11-14页 |
3. 关于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综合研究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"人教版"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材助学系统介绍 | 第16-28页 |
第一节 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历史演进 | 第16-19页 |
1. 古代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概观 | 第16-17页 |
2. 现代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概观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地位和功能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"人教版"必修教材评介 | 第20-21页 |
第四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"人教版"必修教材助学系统评介 | 第21-28页 |
1. "阅读理解"部分的助学系统概述 | 第22-24页 |
2. "表达交流"部分概述 | 第24-25页 |
3. "梳理探究"部分概述 | 第25-26页 |
4. "名著导读"部分概述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评介 | 第28-39页 |
第一节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 | 第28-36页 |
1. 英国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 | 第28-30页 |
2. 美国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 | 第30-33页 |
3. 俄罗斯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 | 第33页 |
4. 德国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 | 第33-35页 |
5. 芬兰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对比 | 第36-39页 |
1.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形式多样 | 第36页 |
2.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语言更加生动 | 第36-37页 |
3.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重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 | 第37页 |
4.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| 第37页 |
5. 国外语文教材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锻炼 | 第37-38页 |
6.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视听能力的锻炼 | 第38页 |
7.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注重加强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高中语文新课程"人教版,,必修教材助学系统思考 | 第39-48页 |
第一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"人教版"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编制理论思考 | 第39-43页 |
1. 关于编制理论的分析 | 第39-41页 |
2. 关于编制理论的建议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"人教版"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编写方式思考 | 第43-45页 |
1. 编写方式多样化 | 第43-44页 |
2. 注重习题的情境性 | 第44页 |
3. 注重习题的趣味性 | 第44页 |
4. 注重习题的生活性 | 第44页 |
5. 单元提示注重引导性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"人教版"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编写内容思考 | 第45-48页 |
1. 编写语言应该更加生动 | 第45页 |
2. 适当加入语法知识的学习 | 第45页 |
3. 习题中应该多一些批判性的题目 | 第45页 |
4. 表达与交流部分多一些口头表达的题目 | 第45-46页 |
5. 作文练习应该提倡学生自由写作 | 第46页 |
6. 习题设置应该体现国际视野 | 第46-47页 |
7. 习题和研讨部分可以加入一些家庭成员参与的模式 | 第47页 |
8. 名著导读部分可以适当扩充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高中语文新课程"人教版"必修教材助学系统应用方面的思考 | 第48-51页 |
第一节 角度一:施教者 | 第48-50页 |
1. 重视教材的助学系统 | 第48页 |
2. 合理地应用教材的助学系统 | 第48-50页 |
第二节 角度二:受教者 | 第50-51页 |
1. 重视教材中的助学系统 | 第50页 |
2. 努力配合教师的引导 | 第50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