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现代汉语“V个VP”格式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绪论第8-16页
   ·研究对象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第8-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第10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·存在的不足第13-14页
   ·理论、方法及主要内容和语料来源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理论及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·主要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·语料来源第14-16页
1 “V 个 VP”格式的构成分析第16-24页
   ·格式中的“个”第16-18页
   ·格式中的“V”第18-20页
     ·“V”的音节特征第18页
     ·“V”的语义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·格式中的“VP”第20-24页
     ·“VP”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第20页
     ·“VP”是形容词第20-22页
     ·“VP”是拟声词第22页
     ·“VP”是区别词第22-23页
     ·“VP”是短语第23-24页
2 “V 个 VP”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第24-34页
   ·格式的句法性质和特点第24-27页
     ·格式的句法性质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格式的句法特点第26-27页
   ·格式的语义特点第27-34页
     ·格式中“VP”的语义指向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格式的自主性第29页
     ·格式表未然的情形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格式表已然的情形第31页
     ·“VP”的指称和陈述第31-34页
3 “V 个 VP”格式的认知语用分析第34-47页
   ·格式的认知分析第34-43页
     ·“V 个 VP”的有界化第34-36页
     ·“V 个 VP”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第36-43页
   ·格式的语用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·“V 个 VP”凸显事件完整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·“V 个 VP”凸显焦点信息第44-45页
     ·“V 个 VP”的情态功能第45-47页
4 “V 个 VP”与“V 得 VP”的对比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·内部结构比较第47页
   ·时态比较第47-48页
   ·肯定与否定第48页
   ·主观性与客观性第48-49页
   ·表达量的比较第49页
   ·表达功能比较第49-51页
结束语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日语正迁移作用的速成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--以零基础日本人五天教学实践为例
下一篇: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