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0页 |
·研究主体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常用词与基本词 | 第10-11页 |
·多义词与同音词 | 第11-12页 |
·词典义项处理研究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汉语语义格的分类研究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价值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常用多义动词义项处理历时对比 | 第16-37页 |
·三部词典义项处理量化统计分析 | 第16页 |
·三部词典义项分合对比 | 第16-28页 |
·义项的增加 | 第17-24页 |
·义项的减少 | 第24-26页 |
·义项的继承 | 第26页 |
·义项处理的特殊案例——同音同形词和多义词的区分 | 第26-28页 |
·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常用多义动词义项处理差异原因 | 第28-37页 |
·词义演变的原因 | 第28-32页 |
·辞书的性质、体例规范对词典义项处理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词汇学理论成果的丰富推动词典义项处理不断被完善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语义格影响下的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处理 | 第37-51页 |
·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常用多义动词语义格及其表现形式 | 第37-40页 |
·语义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0-47页 |
·施事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0-41页 |
·当事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1-42页 |
·受事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2-43页 |
·客事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3页 |
·结果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3页 |
·与事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3-44页 |
·同事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4页 |
·数量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4-45页 |
·方式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5页 |
·范围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5-46页 |
·处所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6页 |
·原因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6-47页 |
·目的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宏观处理中的隐化 | 第47页 |
·语义格在《国语》和《现汉》义项微观处理中的明示 | 第47-51页 |
·通过增加括注的方式增加语义格 | 第47-49页 |
·通过选取不同释义方式增加语义格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附录 | 第55-21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2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