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世纪大陆电视剧与革命叙事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绪论 作为“新通俗叙事”的中国电视剧 | 第11-22页 |
第一章 文艺制度与文化领导权 | 第22-59页 |
第一节 电视剧管理机构与文艺政策 | 第22-34页 |
一、 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| 第22-24页 |
二、 题材规划制度及其变化 | 第24-34页 |
第二节 “主旋律”与电视剧评奖 | 第34-59页 |
一、 “主旋律”的涵义 | 第35-49页 |
二、 电视剧评奖管理 | 第49-59页 |
第二章 革命叙事的多种面相 | 第59-92页 |
第一节 伟大的中国革命 | 第59-65页 |
一、 革命的意义 | 第59-61页 |
二、 革命的边界 | 第61-65页 |
第二节 革命故事的叙事动力 | 第65-92页 |
一、 意识形态需要 | 第66-76页 |
二、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| 第76-85页 |
三、 电视剧的选择性记忆 | 第85-92页 |
第三章 革命故事的“是是非非”与“似是而非” | 第92-132页 |
第一节 革命“他者”的归去来 | 第93-104页 |
一、 “左翼”话语的复现 | 第94-95页 |
二、 革命“他者”的重置 | 第95-97页 |
三、 个人“幽灵”的召回 | 第97-100页 |
四、 家族叙事与两党政治 | 第100-104页 |
第二节 僭越式英雄与革命新主体 | 第104-119页 |
一、 革命之根与草根英雄 | 第104-109页 |
二、 群众的崛起和主体的位移 | 第109-116页 |
三、 个体生命的成长记录 | 第116-119页 |
第三节 专业主义与中产阶级趣味 | 第119-132页 |
一、 专业主义与工作伦理 | 第119-124页 |
二、 专业社会与革命伦理 | 第124-127页 |
三、 中产话语与知识分子 | 第127-132页 |
第四章 革命历史与改编艺术 | 第132-171页 |
第一节 电视剧革命叙事的资源 | 第132-143页 |
一、 文学改编的传统 | 第132-139页 |
二、 改编与电视剧“情商” | 第139-143页 |
第二节 “忠于原著”的意识形态 | 第143-155页 |
一、 红色经典的话语之争 | 第143-150页 |
二、 “红色”的文化焦虑 | 第150-155页 |
第三节 革命原创剧中的历史与记忆 | 第155-171页 |
一、 革命的另类叙事 | 第155-160页 |
二、 在历史的断裂处 | 第160-171页 |
结语 | 第171-1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2-186页 |
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86-187页 |
后记 | 第187-1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