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型跨越背景下山西省经管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3-14页 |
| 2 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| 第14-22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| ·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页 |
| ·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| ·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2页 |
| ·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| ·经管类专业的概念及划分 | 第20-21页 |
| ·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| 3 山西省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2-30页 |
| ·山西省经管类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| 第22-26页 |
| ·山西省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| ·结构单一,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| 第26-27页 |
| ·观念陈旧,传统的教育教学占据主导地位 | 第27页 |
| ·创新能力不足,校外实践教学比重少 | 第27-28页 |
| ·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在宏观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| ·经济实力偏弱,人才流失现象突出 | 第28页 |
| ·资金投入不足,经管类院校政策性扶持少 | 第28-29页 |
| ·重工轻商,侧重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| 第29页 |
| ·政府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 | 第29-30页 |
| 4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·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 | 第30-32页 |
| ·案例教学法简介 | 第30页 |
| ·哈佛案例教育过程解析 | 第30-31页 |
| ·案例启示 | 第31-32页 |
| ·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 | 第32-34页 |
| ·校企合作模式简介 | 第32页 |
| ·宾夕法尼亚大学校企合作的开展过程 | 第32-33页 |
| ·案例启示 | 第33-34页 |
| 5 山西省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| 第34-42页 |
| ·改革传统教学过程 | 第34-37页 |
| ·进行课程改革,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| 第34-35页 |
| ·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,提高科研能力 | 第35-36页 |
| ·采用新的教学方法,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| 第36-37页 |
| ·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| 第37页 |
| ·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 | 第37-39页 |
| ·几种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| 第37-38页 |
| ·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| 第38页 |
| ·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| 第38-39页 |
| ·学习开展“双百工程” | 第39页 |
| ·培养创新型经管类人才 | 第39-42页 |
| ·营造自由的校园环境 | 第39-40页 |
| ·定期举办学术竞赛等创新性活动 | 第40页 |
| ·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,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| 第40-41页 |
| ·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和优势 | 第41-42页 |
| 结论 | 第42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