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8页 |
·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5-25页 |
·国内外关于动态稳定控制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动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·国内外关于证券经纪人佣金制度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·国内外关于证券经纪人管理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| 第27-28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| 第28-46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8-32页 |
·证券经纪人概念及特点 | 第28-30页 |
·动态稳定性的概念 | 第30-31页 |
·证券经纪人流动性的界定 | 第31-32页 |
·相关基础理论 | 第32-40页 |
·交易成本理论 | 第32-34页 |
·有效市场理论 | 第34-36页 |
·人才流动理论 | 第36-40页 |
·证券经纪人管理模式概述 | 第40-46页 |
·全员市场营销模式 | 第40-41页 |
·完全外挂模式 | 第41-43页 |
·稳健金字塔模式 | 第43-46页 |
3 我国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的背景分析 | 第46-58页 |
·我国证券经纪人现状和流动特点 | 第46-49页 |
·我国证券经纪人现状 | 第46-48页 |
·我国证券经纪人流动的特点 | 第48-49页 |
·我国证券经纪人流动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·我国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3页 |
·我国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缺失的原因探析 | 第53-55页 |
·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的法律不完善 | 第53页 |
·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体系不健全 | 第53-54页 |
·证券经纪人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 | 第54页 |
·证券经纪人身份界定不明导致管理不利 | 第54-55页 |
·我国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的必要性 | 第55-58页 |
·稳定证券市场的需要 | 第55-56页 |
·证券公司健康发展的需要 | 第56页 |
·证券经纪人自身成长的需要 | 第56-57页 |
·维护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需要 | 第57-58页 |
4 基于动态稳定的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模型构建 | 第58-72页 |
·鲁棒控制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| 第58-59页 |
·鲁棒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鲁棒控制理论的基本性能 | 第59页 |
·鲁棒控制理论的应用 | 第59页 |
·动态稳定模型应用于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动态稳定模型自身特点 | 第59-60页 |
·动态稳定模型对解决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问题的优势 | 第60-62页 |
·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动态稳定模型中变量的确定 | 第62-64页 |
·变量确定的原则 | 第62页 |
·模型研究主体的划分 | 第62-63页 |
·动态稳定模型变量确定 | 第63-64页 |
·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动态稳定模型实施条件 | 第64-66页 |
·动态稳定模型实施的软件条件 | 第64-65页 |
·构建动态稳定模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| 第65-66页 |
·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动态稳定模型构建 | 第66-67页 |
·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动态稳定模型计算 | 第67-70页 |
·动态稳定模型计算说明 | 第67页 |
·动态稳定模型的计算 | 第67-70页 |
·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动态稳定模型的决策应用分析 | 第70-72页 |
5 动态稳定模型的应用 | 第72-80页 |
·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| 第72页 |
·调查步骤 | 第72-74页 |
·调查问卷设计 | 第72-73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73页 |
·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| 第73-74页 |
·数据的归集和整理 | 第74-75页 |
·HT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基本情况 | 第74页 |
·问卷调查分析 | 第74-75页 |
·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| 第75-77页 |
·HT证券公司经纪人流动问题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77页 |
·基于动态稳定模型的HT证券公司经纪人流动管理有效性检验 | 第77-80页 |
6 完善我国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的对策建议 | 第80-88页 |
·证券经纪人招聘率过高时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| 第80页 |
·证券经纪人招聘率过低时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| 第80-82页 |
·制定公司整体的用人计划,做好工作分析 | 第80-81页 |
·规范证券经纪人招聘流程 | 第81页 |
·选择正规的招聘途径 | 第81页 |
·完善招聘后续工作 | 第81-82页 |
·证券经纪人离职率过高时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| 第82-85页 |
·建立科学合理的证券交易佣金分配制度 | 第82-83页 |
·对公司的证券经纪人进行全方位的激励 | 第83页 |
·为证券经纪人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 | 第83-84页 |
·为证券经纪人做好全面的职业生涯管理和规划 | 第84页 |
·加强对证券经纪人的培训,提高其对公司的忠诚度 | 第84-85页 |
·证券经纪人离职率过低时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| 第85页 |
·建立多层次的证券经纪人流动管理体系 | 第85-88页 |
·明确和巩固中国证监会在证券经纪人监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86页 |
·适当加大行业自律组织和机构的管理权限 | 第86-87页 |
·实行经纪人内部化管理制度 | 第87-8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附录1 | 第94-98页 |
致谢 | 第98-10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