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及结构 | 第12-14页 |
| ·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 | 第14-18页 |
| ·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 | 第14-16页 |
| ·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 | 第16-18页 |
| 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| 第18-21页 |
| ·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1-2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| 第2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| 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24页 |
| ·论文结构 | 第24-26页 |
| 第2章 研究设计 | 第26-33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6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26-2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7-33页 |
| ·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| ·问卷的选择与设计 | 第28-30页 |
| ·问卷的前测 | 第30-31页 |
| ·问卷分析方法 | 第31-33页 |
| 第3章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 | 第33-43页 |
| ·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概况 | 第34-35页 |
| ·人口学因素 | 第35-40页 |
| ·不同性别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| 第35-36页 |
| ·不同婚姻情况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| 第36-37页 |
| ·不同职称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| 第37-38页 |
| ·不同年龄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| 第38-40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各生活指标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第4章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讨论 | 第43-50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| 第43页 |
| ·人口学因素 | 第43-46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43-44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在婚姻上的差异 | 第44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在职称上的差异 | 第44-45页 |
| ·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在年龄上的差异 | 第45-46页 |
| ·高校教师各生活指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生活事件对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应付方式对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| 第5章 提升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建议 | 第50-55页 |
| ·高校教师个人的调节 | 第50-52页 |
| ·树立正确的高校教师人才观 | 第50-51页 |
| ·增强专业化发展,提高成就感 | 第51页 |
| ·高校教师应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| 第51-52页 |
| ·组织层面的改进 | 第52-55页 |
| ·营造和谐的氛围 | 第52-53页 |
| ·改善高校教师待遇,提高学术奖励水平 | 第53页 |
| ·塑造良好的学校品牌,提升高校教师自豪感 | 第53-55页 |
| 结语 | 第55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1-62页 |
| 附录一 | 第62-64页 |
| 附录二 | 第64-66页 |
| 附录三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