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企业技术管理论文

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创新能力差异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4页
中文文摘第4-7页
目录第7-10页
绪论第10-22页
 1 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2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第11-18页
   ·产业集聚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第11-15页
   ·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第15-18页
 3 相关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4 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5 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一章 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全国的地位第22-40页
 1 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第22-23页
 2 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第23-26页
   ·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快,各指标均衡增长第23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第23-24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稳定增长,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第24-25页
   ·形成以电子信息产品和新材料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第25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差异明显第25-26页
 3 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中的地位第26-38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第26-31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第31-38页
 4 小结第38-40页
   ·企业规模大,投入产出比高第38页
   ·利用港口优势,发展对外贸易第38页
   ·科技人员数量不足,科技研发能力有待提升第38页
   ·科技活动机构共享率低,专利平均科技经费额高第38-40页
第二章 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差异分析第40-52页
 1 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第40-42页
   ·锡尔指数第40-41页
   ·基尼系数第41-42页
   ·变差系数第42页
   ·研究单元和数据来源第42页
 2 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2-50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发展差异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权属类型间的空间差异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差异的影响因子分析第48-50页
 3 结论与讨论第50-52页
第三章 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分析第52-62页
 1 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第52-53页
   ·产业集聚程度模型第52-53页
   ·产业内共聚程度模型第53页
   ·数据来源第53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53-59页
   ·集聚指数的判定第53-54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产业及下属两位数产业集聚程度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·三位数产业集聚程度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·四位数行业集聚程度分析第58页
   ·不同产业细分层次的集聚度比较第58-59页
   ·不同产业间的共聚程度及溢出效益分析第59页
 3 小结第59-62页
第四章 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创新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第62-74页
 1 福建省创新活动差异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·不同权属企业间差异第62-63页
   ·行业创新能力差异第63-64页
   ·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第64-66页
 2 区域创新差异影响因子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·公因子提取第66-67页
   ·公因子解释分析第67-68页
 3 空间集聚程度对科技创新经济转化能力的影响第68-7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69页
   ·测度结果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·创新能力与区域专业化及多样化水平的关系第71-72页
 4 小结第72-74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展望第74-78页
 1 研究结论第74-75页
 2 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第75-76页
   ·重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第75页
   ·注重科技活动经济价值转化第75-76页
   ·利用产业结构优势,发展配套产业集聚第76页
   ·打造良好发展环境,缩小区域产业发展差异第76页
   ·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开发第76页
 3 研究特色第76-77页
 4 研究展望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2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2-84页
致谢第84-86页
个人简历第86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景区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
下一篇:海峡两岸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评价与优化